易經證釋 下經第十二冊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一節-1

第四章
第一節
乾道成男。坤道成女。乾知大始。坤作成物。乾以易知坤。以簡能。易則
易知。簡則易從。易知則有親。易從則有功。有親則可久。有功則可大。
可久則賢人之德。可大則賢人之業。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。天下之

理得。而成位乎其中矣。
謹按第四章第一節。係今本上篇第一章第二節末四句。下接
第三節為文。
宣聖講義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一節-2

前章既提明乾坤。即於本章發揮乾坤之性行功能。故以乾坤所成
所行者言之。後人因秦火之餘。錯入於第一章中。今正。乾坤乃易之
最大關鍵。其性其能。緊根於太極。太極既判。成為二儀時。即現此二
大物。此二大物。無以名之。名之曰乾與坤。乾與坤者。在造化中。鼓蕩
翕張。忽上忽下。旋動旋靜。猶大猶小。時清時濁。清而上者乃為天。濁

而下者乃為地。此天地之所成者也。然於世諦中尚無所發展也。及
天地既合。乾坤二大物與其氣性。復相凝結。而或翕或張。於是乾之
為道也。乃成人世之男子。坤之為道也。乃成人世之女子。故曰道。曰
成也。乾之道既立世間男道。坤之道亦立世間女道。所謂人類二性。

乃於此成立焉。萬古不易不移。而皆從此開端。故曰乾知大始。坤作
成物也。
乾坤既如此之大而且溥。無物不始。無物不成。可謂極天下之至繁
至賾者矣。將有難以竝顧。難以兼畜之可慮。然而未足以知夫乾坤
也。蓋乾雖至大至始。而其為性則至健而至一。惟其至健。故無物不

舉。惟其至一。故無繁不統也。能舉而統之。所以乾之為性與能也。為
一易字。若夫坤之所為。無類不育。無物不生。其為用更倍多而難於
乾矣。似非常之艱鉅。而坤秉太極自然之性氣。惟順與柔。順則無化
不遂。柔則無物不服。視雖若繁難。而實則至簡便也。故坤之性能。一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一節-附注-3

惟曰簡。故曰乾以易知。坤以簡能。惟其易知。故益為易矣。惟其益易。
故更易知矣。所以然者。天下人心人性無不同。此太極之一。而此一
者。即所謂天良也。天下之人。與物共之。惟人特多。物特少。人物皆同
此天良。故易易。故易知也。坤之為物。以順行而柔和。得太極之陰極。
即二儀中之[陰爻圖]者。所以其為能也。無不因人物自然之能以為能。故

為簡。簡故易從也。易知之知。實根於太極初形之一點芽茁。此一點
元始之萌。最為真摯而一貫。所謂後天生於北極者也。或謂之極位。
或謂之斗樞。而一切司令主生死者隷焉。以此之故轉為東極。水生
木而仁見焉。仁者親也。故曰易知則有親也。坤在西南方主應乾與

震之所為。其一切行事。皆自然隨和。自然柔順。如馬之行地。如舟之
行水。行其所無事。而功已見。不必更有所造作。有所更動。有所煩擾
也。故曰易從則有功。惟其有親。故可以久而不變。惟其有功。故可以
廣大而不至有所限隔。可久者。乃賢人之德。世之能治者。惟賴乎此。
可大為賢人之業。世之治也。天下之平也。惟賴乎此。故曰易簡而天

下之理得矣。天下安寧。則天地得其位。萬物遂其生。故曰天下之理
得。而成位在其中矣。
宗主附注
此節乃係承前節。直推乾坤之性與能而言者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一節-附注-4

宣聖所講已甚明白。本無待於注解。惟對於詳細義旨。及現時學
說。
宣聖未言。吾今為之說明也。前章節所講。已啟乾坤之義。故本章
節即接續研論之。舊本此文本在第一章下。因
宣聖此次新修。特提出而改置此當然之地位。因上文言乾坤。乾

坤究為如何。固非推其性能而詳言之不可。故恰用此一節繫辭
也。此節繫辭開首。即言乾道與坤道之所成。繼言二卦之性與行。
所謂天人交關處之大作用。二卦所為。本二卦之性。乾道剛而所
成者世間之男也。坤道柔而所成者世間之女也。而二卦之所以

能行其道。而有所成於造化者。則因乾之易知。坤之簡能。二大作
用而已。此二大作用。則本於太極中。唯一之玄性。仍不外前文所
講之仁與用字來源。亦即所謂神與知也。所謂知者。始於太極天
一之水。所謂神者。出于甲乙之木。此水與木互相為用。而仁與義
見焉。所謂四德本於二儀。二儀本於太極是也。而在乾與坤時。此

等水木之來源。已自具於個中矣。惟其為先天太乙之自然作用。
故乾之知也極其易。惟其易。故於世間一切之知識學理。皆易知
之。此繫辭所謂易則易知也。坤之性本先天太乙木三所生之火
二。其為道至柔至順。故於世間一切之物。無不生育。無不因隨。常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一節-附注-5

以萬物自然之道以為道。故其用極簡。推而衍之。則天下莫不作
而成焉。故繫辭曰坤以簡能也。易知則天下人自然親近之。故有
親也。簡能則天下事自然而舉行。故常有其功效。故有功也。有親
族。有親情。遠近如一。世界將為之同化。將來永無兵戈。豈非可久
之道乎。故曰有親則可久也。其為德為能。感化天下。而事業徧於

四海。四海之內。外人與事無不協和而茂盛。豈非可大之事乎。故
曰有功則可大也。此二大作用。即乾與坤之特性及特能也。
宣聖雖講。未便細碎言之。茲為曉明。世人不得不加詳細耳。有乾
之能而由其道。賢人之德也。有坤之能而由其道。賢人之業也。二

賢人則
夫子自度之辭。實則至此已為聖人之功用。豈但賢而已乎。又本
節易字簡字。含有政治上之秘訣。而該一部周官運用之法。不可
不知也。天下至大。民物至廣。事類至繁。官職至夥。固不容以容易
簡便而行之也。然而苟一有所矯揉造作。即立刻生弊而害乎民

與國。此新莽與宋王安石以周官亂天下也。其亂天下也。豈周官
之罪乎。不識聖人體天立極設官授職之本心。與當日天然條理
之所在。又不知敬天禮地。對於知之性與能之用。所謂易與簡者
一概茫然。而但以私意改簒周官。故致大亂耳。今後若有聖賢者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二節-6

作。能體先天太乙自然之性能。而行乾之易。坤之簡。雖統理全世
界可也。而何至於有絲毫紊亂哉。此聖天所以不可思議者。今人
動言大同思想。而無大同能力。因其不知此道故也。
宣聖特命岩將此注明。不但解經。且為現今人道之梯航焉。
第二節

夫乾。其靜也專。其動也直。是以大生焉。夫坤。其靜也翕。其動也闢。是
以廣生焉。廣大配天地。變通配四時。陰陽之義。配日月。易簡之善。配
至德。子曰易其至矣乎。夫易。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。知崇禮卑。崇
效天。卑法地。天地設位。而易行乎其中矣。

謹按第四章第二節。係今本第六章第二三節。下接第七章前
七句為文。
宣聖講義
乾與坤二大儀物。既經前文推言。而其性能之動靜。究如何乎。是所
亟宜講論者也。故本節特為申之。舊本錯在六章。茲為更正。夫乾本

性根於太極之中樞。太極之中樞為何。蓋即先天之氣所初凝者。其
為氣也。至純至正。而又最一。即後世所謂太乙真神之所在。乾惟稟
有此種性氣。故於靜而不動之本體上。見其為專一之態焉。為專一
之用焉。為專一之能焉。故曰乾為天也。乾於天之清靜無變化時。其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二節-7

為○。常常為此專一之表示。若其有動而變化也。則行乎中正之直
道。而無邪曲之途。所以然者。乾德秉乎至剛。為先天氣包中真氣所
貫注。故剛健推進。無止無息。故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強不息。天兆乎
乾。乾則乎聖。天人一貫。凡希聖而志欲安天下者。其動靜當如是也。
坤亦根於太極之本體。惟乾所根於太極者。為奇為一。坤所根於太

極者。為耦為兩。為奇為一者。其性健。其行直。為耦為兩者。其性柔。其
行和。所以不相同也。不相同之中。則有相同之功用。功用何在。為太
極之本量。乾有太極之性行。亦有太極之度量。故其靜也專。其動也
直。而於是大生焉。大者無所不至。太極之本量也。坤亦然。坤本太極

之性能。其靜也翕。其動也闢。而於是廣生焉。廣者無所不容。亦為太
極之本量也。坤之翕字。正對乾之專字。坤之闢字。正對乾之直字。翕
者對專。其意為兩。而有互合之旨。闢對直。其意為兩。而有互開之旨。
皆由奇成耦所得之性行也。坤是以次於乾耳。人但知乾德之靜。而
多昧於坤德之動。蓋因知地靜而未知其動故也。坤有靜。復有動。其

靜也翕合造化大氣。其動也開闢造化萬有。天地間一切有生無生。
有知無知。皆由此出。故於是而廣生焉。廣者對大而言。乾天至大。無
所不覆。坤地至廣。無所不載。所以稱廣也。群類萬彙。無不由生。所以
成其為廣也。故坤地能配乾天耳。由是言之。則知易所謂乾坤二物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二節-附注-8

之所謂廣大者。實配造化中之天地。乾坤所有之性氣。實配造化之
陰陽。而陰陽之見。則專於日月。此等性能。變化不窮。則實配造化之
四時焉。此天地日月。陰陽四時之所以成為人世也。古聖人特以易
太極及二儀(二儀即乾坤)測之。而無不燦然明備。一切文化禮
教政治。皆由此立。故易之道。為世界無上之至道也。故當日記丘之

成言於講乾坤靜動。乾坤易簡之後。而為辭曰。易其至矣乎。夫易聖
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。所以能崇德者。以乾坤之易簡。配造化聖人
之至德故也。知此崇德而以禮讓出之。則人事無不得其宜。天下平
矣。崇德之崇。效乎乾天也。卑禮之卑。效乎坤地也。天地立其位。而世

道與人類。亦無不立其位矣。故曰天地設位。而易行乎其中矣。
宗主附注
本節
宣聖講已甚明。但對於乾坤後天之理。未曾詳言。以前於講乾卦
時。多已告知。故不再贅。茲惟示其要旨而已。要旨所在。乾之靜也。

其為專之理如何。乾之動也。其為直之理如何。其專也。其直也。何
以大生焉。坤之靜也。其為翕也如何。及其動也。其為闢也如何。翕
也闢也。何以廣生焉。此等要旨。
宣聖業已講明。無可再注。但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三節-9

宣聖講時。詳於專與直。而少略於翕與闢。以乾之靜動明。則坤之
靜動可知也。以乾之專。知坤之翕。以乾之直。知坤之闢故也。即所
謂奇與耦之分別。陰與陽之關係所在耳。茲恐世人不明。特為再
注。坤之靜時。將太極中陰儀往內吸聚。即由乾之[乾爻圖]而納坤之[陰爻圖]
也。故名之曰翕。翕者兩以合一。如世間所用風箱之意。蓋翕字上

从合。下从羽也。有乾天之剛氣。即必承以坤地之柔性。氣與性相
際而風生。所以有翕之作用也。此在坤靜時之狀態也。若到動時。
則於前之所謂翕者。發其兩性之內吸。而呈為兩性之外張。於是
前之聚者。今乃大開。是以用闢字也。此則經文中所含。而諸儒未

嘗明言者。且推此理則今日一切科學所由發軔。所謂力學電學
光學。莫不由此。吾國學者。誠能由此推闡而發明之。不難造出種
種新器新機。以利民便國也。此則宜為注明。使今人注意。今人但
知求新知識於異國。而不知反求於吾古聖經。何其捨近而務遠。
不亦傎乎。

第三節
乾坤其易之縕邪。乾坤成列。而易立乎其中矣。乾坤毀。則無以見易。
易不可見。則天地或幾乎息矣。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。乾陽物也。坤
陰物也。陰陽合德。而剛柔有體。以體天地之撰。以通神明之德。是故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三節-10

闔戶謂之坤。闢戶謂之乾。一闔一闢謂之變。往來不窮謂之通。見乃
謂之象。形乃謂之器。制而用之謂之法。利用出入。民咸用之。謂之神。
謹按第四章第三節。係今本上篇第十二章第三節。下接下篇
第六章第一節。下接上篇第十一章第四節。(乾坤或幾乎息矣
句之乾坤二字。改天地二字。)

宣聖講義
本節推言前節乾坤在造化人事上之較深理論及較大作用。前節
但言乾坤易簡之功。而其所以能運用此易簡者。未即言之。故本節
承上推言其所以然。舊本散在各章中。今更正之。乾坤所以能有如

彼之功用者。如太極之本體。恰恰縕其妙用於先天未發之前。所謂
縕者。人所不能見之太極中心也。亦即太極之最純而最一者也。故
於此節辭中。首曰乾坤其易之縕邪。易者即代造化而言。實則即為
無形之太極也。乾坤未發現時。為太極造化之縕。已發現者則為乾
為坤。而列於八卦之首二卦。故曰乾坤成列。而易立乎其中矣。乾坤

者。蓋領起造化人物。而為其後天之主者也。若乾坤不能存在。而有
毀壞之時。則其影響。直感於造化機運。則天地將從此而息止。不復
能生育人類萬物矣。故曰乾坤毀。則無以見易。易不可見。則天地或
幾乎息矣。所謂易不可見者。在卜謂卦象。在世謂氣運。不但指卦象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三節-11

而言。後儒因後又有乾坤幾乎息句。故訓前之乾坤。為卦中之象。後
之乾坤。為造化之運。皆因天地二字之錯簡致然耳。茲已示明。可以
曉然矣。此一小段。重在一縕字。所以極端形容乾坤易簡之性能。由
何而發現者。惟其所以然。無可以言。而以一縕字示之。使後世學者。
得於個中推闡造化人事之內部作用故也。此縕字即明。然後再示

乾坤既發成列後之大功用。其關於造化人事者為如何。而為文曰
乾坤其易之門邪。即指乾坤由太極中心蘊藏之中。一旦發現。見於
卦象及運象時。其為作用。譬如人世之門戶。太極無乾坤。則八卦無
由開出。天地無乾坤。則人類萬物亦無由生發。是乾坤實為易造化

之鎖鑰。故曰其為易之門乎。乾陽物也。坤陰物也。因前雖言乾坤易
簡之性能。而未言其性氣。至此乃申言其性氣焉。謂乾之為氣也陽。
凡一切卦一切事物之屬於乾者。皆陽物也。坤之為氣也陰。凡一切
卦一切事物之屬於坤者。皆陰物也。陰氣與陽氣。合其感應。而通其
德能時。則世間一切卦象物事之或剛或柔。皆有其相當之體。而無

有所失。既無所失。則上天下地。一切構造及建設。皆得其宜矣。而上
帝神明。亦皆安樂。而常與人類息息相通。天下真太平矣。故曰陰陽
合德。而剛柔有體。以體天地之撰。以通神明之德。
乾坤對於造化人事。其蘊也如彼。其開也如此。則乾坤之體用。殆可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四章-第三節-12

見矣。乾坤之功用。雖如此其大且廣。然而不可以遠求而不近體也。
知其遠而不知其近。則雖有卦象。雖當事權。無以用之。於是體察乾
坤由動蕩而發出時。所有之作用。處處密切。無一些漏卻。正如人處
於屋中。乾坤是屋之門戶。人若不開此門。何以生活。人若不闔此門。
何以休息。所以片時離不得開闔之用也。闔戶時。即是坤。開戶時。即

是乾。一闔一闢。正為一晝夜。當天時人事一度更易之際。所謂變也。
既開矣。則可以往。既來矣。則可以闔。由此或往或來。欲來欲往。自由
行動。各隨其便。而適其宜。使民物皆得其宜。世諦莫不順遂。是以謂
之通也。見此等或常或變。得宜得通者。謂之象。即卦與運所現者也。

形諸事物。有一定之制作利用。而使民皆得用。是以謂之器也。民皆
用之。日在其中。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是以謂之神。
宗主附注
此節
聖講極明。無可再注。但在末段之尾。形乃謂之器。制而用之謂之

法。利用出入。民用咸用之謂之神。
宣聖但言其概略未深明其內容者。以其關於現世科學。及一切
藝術。不願多言。恐人習巧習詐。以害人道故也。然若深研此數語。
即一制字。一出一入字。可以知物理上各種原則。不必再學他人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五章-第一節-13

矣。此等處。我古聖總以巧詐易啟殺傷滅絕之道。故往往密之而
不肯明告也。此則今日學者所宜深察而反求之也。
第五章
第一節
易與天地準。故能彌綸天地之道。

仰以觀於天文。俯以察於地理。是故知幽明之故。原始反終。故知生
死之說。精氣為物。遊魂為變。是故知鬼神之情狀。
與天地相似。故不違。知周乎萬物。而道濟天下。故不過。旁行而不流。
樂知天命。故不憂。安土敦乎仁。故能愛。範圍天地之化。而不過。曲成

物物而不遺。通乎晝夜之道而知。故神無方而易無體。
天地設位。聖人成能。人謀鬼謀。百姓與能。八卦以象告。爻彖以情言。
剛柔雜居。而吉凶可見矣。
謹按第五章。係本今第四章。下接下篇第十二章第三節為文。
宣聖講義

乾坤既明。而造化與易之關係。顯然可知。其種種作用。關於天者。莫
不關於人。抑亦關於人者。莫不關於天。關於人者。人之性行德能。足
以體乾坤而參天地者也。關於天者。其運會變化。鬼神施為。足以主
持乾坤者。也自古聖人。先明人事。而後明神事。以神事者人事之反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五章-第一節-14

而天道之所行運者也。伏羲文王莫不如此。本經之要。在明占以為
人事之趨避。故先明人事。而後明天道。先示易卦乾坤。而後示易之
所關於鬼神。易含具萬有。以乾坤縕之門之。而於是能與天地之道
及其量劑相準齊。惟其相準齊也。故能彌綸天地之道。而涵蓄大化
也。彌者漫而滿之謂。綸者貫而經之謂。謂天地之間。徹上徹下。四方

內外。無不皆至也。聖人特以此仰觀于天文。俯察于地理。於是乎能
知幽明鬼神之故。而明死生之說。所以然者。實由乾坤陰陽之表現
而知之。蓋乾之表現在天。天之一切日星雲物。或明或暗。有晴有陰。
坤之表現在地。地之所有一切山嶽河渠。高陵深谷。其所會通。或晝

或夜。有光有彩。此皆天文地理之自然情狀。而聖人乃能觀察之。更
反求於天地人原始之所由。而推之於其終。復由終而測其所由始。
而於是知幽明與生死之說矣。以原始反終。而知幽明死生之理更
由精氣為物。遊魂為變。而知鬼神之情狀。於是聖人體易之道。其德
性行能。與天地相似。故能不違乎一切。其知識度量。能周徧於萬物。

而無少遺。故其為道能濟天下。而不有所過。旁行四達。而不有所畸
流也。樂乎天理之當然。而深知天命之所在。故不有所憂患。安土者
安己以安百姓。敦仁者敦己以敦民德也。故能全其愛理。愛理全則
天地之心完滿無缺矣。故能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曲成萬物而不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五章-第一節-附注-15

遺。通乎晝夜之道而知神。所以然者。皆體易乾坤之性行德能而成
也。故於是見神之無方。而易之無體也。既明乎乾坤之妙用。能如此
彌綸天地而與之準。則知天地設位之所以。亦知聖人成能之所以。
發明神鬼之真理及情狀。乃可以主乎占卜之中樞矣。所以人謀鬼
謀而無不合德。足以參天兩地而成乎人。一貫幽明而濟乎世。於是

易之八卦所有形象。能於自然而然之中告示於人。爻文能於自然
而然之中言語於人。是八卦以象告而實以神告也。三百八十四爻
以情言。而實以神言也。但神特借卦爻以示於人耳。卦爻之兆。則由
陰陽剛柔。陰陽剛柔之所以能見。則由於數。數之起。則由於後天與

先天相連繫之蓍與象也。明蓍之數而知其象。則吉凶可見。而趨避
明矣。故下章專言象與數也。
宗主附注
本章專言神之體用。及其見於世諦間之一切功果。神者天之主。
即說卦中所謂妙萬物而為神者也。此即最高主宰。以及陽陰各

司。如五方上帝。五嶽嶽帝。四瀆水主。文昌司命各神皆是。鬼則為
人間精氣所化生者。左傳所稱其取精多用物弘。故其魂魄強。故
能為厲。子產蓋深明此等學理。故能言之鑿鑿。取精多者。其所食
息自養者饒足也。大凡極奢極味。而盡天下之美物者。攝其精英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六章-第一節-16

故其氣質常強勝。用宏者所居使然。譬以諸侯大夫之自奉。種種
頤養。有其偉大之養成而不自知。即孟子所謂其居使之然。有此
二者。則於此後魂魄凝聚而不易散。其強死者尤甚。古今來厲鬼
皆屬此種。為天神之次位。常供其役於諸神。而為卜筮之主從焉。
故易繫辭特明之。舊本錯在諸章。今

宣聖更正其文。集合於此章中。至於卜筮既成。則人之心意先有
所主謀。祝告之於神鬼。而鬼神(姚疏先言神鬼。人祝時祝神而
鬼傳之也。後言鬼神。神有命而鬼示之也)示其吉凶當然之效
果於人所問之中。似若鬼神亦預其謀也。故曰人謀鬼謀。但言鬼

不言神者。因卑以及尊也。且鬼謀乃實有其事。如左傳所載曹社
鬼謀呈矣。卜筮既定。人事既立。聖人之德能顯然。則天下百姓。皆
與聖人之能而歸從之。是易以乾坤陰陽闢闔造化。而示其象於
卦。示其言於爻。示其剛柔作用於數。而一主之以鬼神。行之以聖
人也。行之聖人。故能趨吉避凶。而有大畀於斯世矣。此本章之要

旨。
宣聖未盡言者。岩略示如此云。
第六章
第一節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六章-第一節-17

天一地二。天三地四。天五地六。天七地八。天九地十。天數五。地數五。
五位相得而各有合。天數二十有五。地數三十。凡天地之數。五十有
五。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。
大衍之數五十。其用四十有九。分而為二以象兩。掛一以象三。揲之
以四。以象四時。歸奇于扐。以象閏。五歲再閏。故再扐而後掛。

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。坤之策百四十有四。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
日。二篇之策。萬有一千五百二十。當萬物之數也。
是故四營而成易。十有八變而成卦。八卦而小成。引而伸之。觸類而
長之。天下之能事畢矣。

夫易廣矣大矣。以言乎遠則不禦。以言乎邇則靜而正。以言乎天地
之間則備矣。
是以明於天之道。而察於民之故。是興神物以前民用。聖人以此齋
戒。以神明其德夫。
謹按第六章。係今本上篇第九章。第一二三四節。乃第五節前

六句。下接第六章第一節。下接上篇第十一章第三節為文。
宣聖講義
本章於示明天地鬼神之後。再詳示易之數理。緊承上章而言也。開
始即明告天地之數。猶是望承乾坤性能作用。而推其數運也。天一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六章-第一節-18

地二至天九地十之文是也。然此等非無據而然也。全根據於河圖
洛書而來。知河圖洛書。即知此矣。後儒講之最詳且備。丘不更置辭
矣。今但示人所未易明者。如河圖洛書。皆以五為中心。而河圖之中
有十數。蓋先天而預為後天之數。備數而更為全數之用也。東方之
三與八。西方之九與四。北方之一與六。南方之七與二。再合洛書戴

九履一左三右七前後之數。而成為天地之全。分言之。則天為奇地
為耦。由奇交耦。由耦承奇。而造化人類及萬物。皆由此生。惟以中心
之五數合乘其中心之十數。而為五十為大衍之數也。故揲蓍以大
衍數為準。其揲之之法。後儒及卜者言之尤詳。不更論。但論其關於

神明者。關於德行者。蓋蓍草雖為神物。具無上靈性。能知往來。然上
必賴乎鬼神。下必依乎人心。若人心不動。鬼神不應。而蓍雖靈。亦不
能自告其任何吉凶也。故易之道。雖云天道。尤重人事焉。人之德行。
苟不敦篤。而放辟邪侈。則厥心不誠。厥心不誠。則雖卜而蓍不告也。
非蓍不告。乃神不告耳。故知蓍雖具有天地之全數。尤必賴人心中

之全數。以先成之也。人心中之全數為何。即聖人之德是也。聖人之
德。由九以合六。由三以成五。而適得乎天地之中。故本章結於神明
之德。蓋明天道。而察於民之故。所以能興神物以前民用也。此後人
所未知也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六章-第一節-附注-19

宗主附注
此章專言天地氣數。為揲蓍成卦之原理。及一切天道人事數理
之準則。含其一切哲學科學之原則及方式。今人但知求歐西算
數公式諸學。而不知其大源實自吾中國之圖書中也。河圖詳示
此基數。所謂東方有三八。南方有二七。西方有四九。北方有一六。

中央有五五而十之備數成焉。由先天太一而生二。由二而生三。
自三加一而為四。自三加二而成五。自五加一而為六。自五加二
而成七。自五加三而為八。自五加四而成九。此數之所以備也。太
一生化先有此數。而後乃有氣與象焉。故左傳曰。物生而後有數。

數而後有滋。滋而後有象。萬物人類。皆同此運。不過生化之道。有
順有逆。天道左行。北方之一與六合。而水生焉。所謂天一生水。地
六成之是也。西方四與九合。而金生焉。所謂天九生金。而地四成
之是也。南方二與七合。而火生焉。所謂天七生火。而地二成之。亦
曰地二生火。而天七成之。東方三與八合。而木生焉。所謂天三生

木。而地八成之是也。中央五與十合而土生焉。所謂天五生土。而
地十成之是也。其順行也。則自北方之一。與西方之九相合。自北
方之六。與西方之四相合。而成備數焉。備數者。即左傳所謂盈數
也。蓋數不盈滿。則不前進。故其數之合者。必取盈備之數焉。再自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六章-第一節-附注-20

南方之二。合東方之八。自南方之七。合東方之三。而亦成備數焉。
此順行之道也。自有而歸於無。自生而入於死之途也。若夫逆道
則右旋。所謂地道右行也。自坎之方。而生震之方。自震之方。而生
離之方。自離之方。而生坤之方。自坤之方。而生兌之方。自兌之方。
而生乾之方。自乾之方。而復入於坎焉。其間以北東方之艮。為其

發收之機關。以東南方之巽。為其推揚之樞紐焉。故自東方木運
之三數。與南方火運之七數相合。而有火木之同德焉。自東方木
運之八數。與南方火運之二數相合。而有木火之相生焉。自西方
金運之四數。與北方水運之六數相合。而水金相合之德生焉。自

西方金運之九數。與北方水運之一數相合。而金水相生之義乃
生焉。萬物人類。皆由此推遷而來。故此道為逆道。由死而生之途
也。人之生也。順其所欲。則就死路。而日入於乾坤之中。若自修行。
則就生路。而日反於離震之鄉。一西一東。一北一南。人自擇之而
已。又天道地道人道。皆以五為其中心樞紐。而永無變改也。蓋太

極之中心所在。亦即太一神主之所獨運其樞者也。故自古以來。
有此五氣。即有五行。有此五行。即有五常。有此五常。即有五倫。有
此五倫。即有五教。以至於今雖全世界之廣大。萬教並立。然終不
能出乎道儒佛耶回之外者也。正以此也。汝人世但明其一。而遺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七章-第一節-21

其餘。故知神教。而即不知人事。已知人事。又即迷於神教矣。如哲
理而忘科學。知科學而忘哲理。得其全者。舉世無有一二人焉。此
世所以大亂而不止也。噫。聖人傳經。蓋深有望於斯哉。
第七章
第一即

是故易者象也。象也者像也。彖者材也。爻也者。效天下之動者也。爻
象動乎內。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。吉凶見乎外。功業見乎變。聖人
之情見乎辭。
聖人設卦觀象。繫辭焉而明吉凶。剛柔相推。而生變化。

彖者言乎象者也。爻者言乎變者也。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。悔吝者
言乎其小疵也。無咎者善補過也。是故吉凶者。失得之象也。悔吝者。
憂虞之象也。變化者。進退之象也。剛柔者。畫夜之象也。六爻之動。三
極之道也。
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。齊大小者存乎卦。辨吉凶者存乎辭。憂悔吝

者存乎介。震無咎者存乎悔。是故卦有大小。辭有險易。辭也者各指
其所之。
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。易之序也。所樂而玩者。爻之辭也。
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。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。是以自天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七章-第一節-22

祐之。吉無不利。
謹按第七章。係今本下篇第三章第一節。下接下篇第一章第
三節後四句。並將第三章第一節末句。移至第一章第三節後
四句中。下接上篇第二章第一節。下接第三章第一節。下接第
二章第二節。下接第三章第二節。下接第二章第三節為文。

宣聖講義
本章於言數之後。而專言象及彖爻之義焉。舊本散在各篇。茲更正
之。易道乃剖析造化之書。造化涵具萬有。豈易剖析。不得已而因數
示其象焉。象位而萬物之情皆賅於其內。可以無遺無漏。其所因者

數也。其所見者彖也。其所示者爻也。其所成者卦也。而象之為象。乃
像似以括之義也。天地萬物。胥不外乎其類。故有像而萬類舉矣。此
開天一畫至周天之數之所者也。故曰易者象也。象也者像也。彖者
材也。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。惟其效天下之動。故能徹內徹外。自
常至變。有陰有陽。故曰爻象動乎內。吉凶見乎外。功業見乎變。聖人

之情見乎辭也。聖人因此設卦觀象。繫辭焉而明吉凶。剛柔相推。而
所有卦中及當身之變化。皆由此而生。小之以謀一己之身家。大之
以謀國社及天下。莫不皆然也。蓋重在觀玩彖象爻辭。以明其得失
悔吝與吉凶耳。彖即示其象之情狀。爻即示其卦之變動。吉凶即示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七章-第一節-23

其所占之得失。悔吝即示其人之有否過失及疵累。無咎即示人能
以善道自處。雖當有咎失之際。可以無之也。故謂之善補過也。然則
吉凶者。得失之象。悔吝者。憂虞之象。變化者。進退之象。剛柔者。畫夜
之象。知此則知六爻之靜與動。乃天地人三極之道也。卦爻如是。天
地人亦皆如是。所謂世諦者。正須體此以行之。故列貴賤者。存乎其

所居之位。(此包括天地人而言)。齊大小者。存乎其所占之卦。辨
吉凶者。存乎其卦爻所具之辭。若憂其有悔吝。則當於善惡初萌於
心中時。急自提醒。勿為所誤。謂之存乎介也。若震動於無咎之際。恐
當身有所咎厲時。則必自以天良之發動。而生出悔悟之心。謂之存

乎悔也。是故卦有大小。辭有險易。各就其大小險易。而自體察之。以
為趨避。顧趨避全視其辭之所之。故重言之耳。君子所居而能安者。
以其能明易之位序也。所樂而觀玩之。深得天理人心之當然者。即
在體察此卦爻之辭也。是以君子居則觀其象。動則觀其變。而玩其
占。言靜時亦當如卦爻之靜象。謐謐不動。巍巍有容。而能自得。若於

行動之時。亦當效法卦爻之動爻。察其變出者。為陰為陽。或中不中。
或正不正。或有咎厲與否。或有吉凶與否。而後已身乃始能依其法
則方向而動也。是以謂觀其象。是以為觀其變也。二者皆重在玩其
占一句。能如此則天祐之。吉無不利矣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七章-第一節-附注-24

宗主附注
本章所錄爻象動乎內一句。應在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句下。
並由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句。下接吉凶見乎外三句。
宣聖對於新撰講義。既正其章節。復示其義旨。絕非後儒所能及。
故其所言。皆一貫而下。自相串繫。無或有絲毫牽強之處。蓋因當

日繫辭本如是。而後人因兵火凌亂。遂至於紊其序耳。茲則於四
千年後。更復舊觀。雖
聖師之力。亦諸人誠心所致。本章專言象中之彖爻各旨。自第一
章後。一步一步遞推而出。先言易之大體。次言易之作用。再次言

易之二儀。再次言乾坤性能。再次言聖人體乾坤之德。再次言鬼
神之所以然。再次言易數之所呈。再次言易象。即本章所講是已。
天地之間。萬物萬類。皆由太極之純一處。化生為有。有之後則其
數乃彰。彰而後有其形象焉。天地人物。莫不盡然。易者將以想像
天地人物之真際。而為之判斷是非吉凶。故首重數而復重象也。

象之中含有數。數之中含有象。二者未易分別。但就彖爻之所形。
可以謂之象也。其彖爻所形。則非能盡圖畫而出也。只不過在[陽爻圖]
[陽爻圖]?剛柔之間而已。彖爻之象。非可以立其形狀於前。不過就其卦
之大小陰陽。及其爻之動靜上下。而察之耳。比數者皆必賴乎辭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七章-第一節-附注-25

也。故彖爻雖為卦之象。而實則皆藉辭以傳者也。故象與數。數與
辭。渾然相一而莫可辨認。聖人教人於莫可辨認之中。而辨認之。
此本章各節所講者也。
宣聖示之已明。無煩岩再為多口。但對於人所易惑者。加以提醒
而已。

宣聖講義。對於人所共知之字句。不多云及。惟對於人難明白之
字句。詳為講明。如本節存乎介。存乎悔。與玩其辭。觀其變各句。皆
精為詮釋。今猶恐人之不明。更注解之。介者如今人所謂媒介者
之意。媒介者處於男女之間。將男女雙方之意。互相通達。為之成

就焉。今易所謂存乎介者。即吾心中善惡二念。互相萌動。而有不
安之狀。此時即速藉此中立之介。而為之調和使適中。則善自為
立。而惡自從之。惡不奪善矣。惡不奪善。則有吉無凶。故曰存乎介
也。此介字即俗人所謂介意之介字。因人皆有天良。一經惡事惡
念相感動時。則其天良之心必一動。故人遇事有介意之作用。必

須利用此作用。以自為修復及應事之道。故曰存乎也。每字乃聖
功最大關鍵。無論何等聖賢。皆由此悔字中來。人苟能悔。則德性
日修。物欲日消。而一切咎厲不幸之事件。自然消滅於無有。極其
所至。陰消而陽長。可以希聖而希天也。是悔字之大功用也。而占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八章-第一節-26

卜易卦。尤重乎悔。悔則無咎責之事。其所關於萬民行為者更鉅。
蓋人無事則不占。占則必有事。聖人教人以悔。救卻天下多少不
祥之事。弭卻天下多少禍亂之運。以此知其關係之大且遠矣。至
於聖人靜與卦爻之靜象相合。所謂居則觀其象。君子動則與變
出之爻象。相後先而左右之。

宣聖已言之甚明。無須更注已。
第八章
第一節
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。象其物宜。是故謂之象。

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。而觀其會通。以行其典禮。繫辭焉以斷其吉
凶。是故謂之爻。
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。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。擬之而後
言。議之而後動。擬議以成其變化。
子曰書不盡言。言不盡意。然則聖人之意。其不可見乎。子曰聖人立

象以盡意。設卦以盡情偽。繫辭焉以盡其言。變而通之以盡利。鼓之
舞之以盡神。
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。形而下者謂之器。化而裁之謂之變。推而行
之謂之通。舉而措之天下之民。謂之事業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八章-第一節-27

是故夫象。聖人有以見天下之頤。而擬諸其形容。象其物宜。是故謂
之象。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。而觀其會通。以行其典禮。繫辭焉以斷
其吉凶。是故謂之爻。極天下之賾者。存乎卦。鼓天下之動者。存乎辭。
化而裁之。存乎變。推而行之。存乎通。神而明之。存乎其人。默而成之。
不言而信。存乎德行。

謹按第八章。係今本上篇第八章前三節。下接上篇第十二章。
第二四五六之四節為文。
宣聖講義
易之為道。自數成象。自象成卦。自卦成變。而爻位存乎其中。言辭寓

乎其內。一切運氣動向。行為功效。皆在焉。聖人之初為易也。以一數
生二。二而啟四。四而倍八。八與八乘而為全卦。卦各有其三才。因而
重之。故爻生焉。爻又有變。而萬物萬事。乃取則焉。萬物萬事有則。而
天下之至賾者。乃不復賾。而可以易知矣。故數生而象即可以賅之。
即[陽爻圖][陰爻圖]之所賅也。故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。而擬諸其形容也。各

爻有各爻之象。各卦有各卦之象。其爻之象。象其小者也。其卦之象。
象其大者也。各以其象。象天下萬物萬事。而自能賅括之。此先天後
天之妙。本至神至奇。而不可思議。有如此也。故曰象其物宜。是故謂
之象也。凡有象者。非常然也。是必有其變焉。常者象之一現。變者象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八章-第一節-28

之再現。再現而天地人之妙用乃見矣。是以爻與爻交而情見。卦與
卦交而變生。物與物交而態見。事與事交而會生。人與人交而物乃
大變矣。古今來多少治亂興亡。皆由於是。禮樂政治。皆出於是。吉凶
成敗。皆定於是。於是可以教天下而措諸大道。是以謂之道。謂之教
也。故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。而觀其會通。以行其典禮。繫辭焉以

斷其吉凶。是故謂之爻。言皆由爻生也。卦由爻生。爻由象見。象不可
盡示。而爻不可盡明。於是乎又有辭以明之。故易復歸重於辭也。曰
繫辭焉。曰不可惡也。不可亂也。皆十分鄭重而敬慎其事者也。良以
辭之立也。將以教天下之人。不獨以斷一時之吉凶。將以奠萬世之

運。不獨以成一時之治亂也。故其關係至重至大至遠。而不可不敬
以持之。必也於未立辭之先。自洗其心而滌其慮。極靜至平。無纖塵
染於其間。無點物擾於其際。而以神明遇之。則先天之機以出。而後
立言焉。則所言者不但可以為常。亦可以為變。不但可以為政。亦可
以為教。故曰言天下之至賾。而不可惡也。言天下之至動。而不可亂

也。擬之而後言。議之而後動。擬議以成其變化。所議所擬之謂者。即
含有作易繫辭時所言。宜先擬先議。而後看其爻之爻辭。動變爻之
變辭。故曰擬之而後言。議之而後動也。然聖人於千秋之前。已自得
見其先天之大道。太極真神。其靈至誠至全。而尚由擬議中出。則知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八章-第一節-29

聖人之敬慎不苟為如何。而聖人之體靜與一亦明矣。顧此二句。亦
含有占卜者之對於卦爻辭及變動時。自身所處之地位如何。應如
何行動而言。意即指占得某卦時。某爻為自身。某爻有變動。變出為
何爻。為何性。何方向。何吉凶。自身即擬此等卦爻之象。而後敢對人
發言也。再觀此等爻卦變出之時位。而後敢依之行動。否則決不敢

輕於發言。輕於行動。蓋一有所輕言輕動。即惹是非而成凶咎也。故
曰擬之而後言。議之而後動也。知此道則知聖人之立象與立言之
大旨及苦心矣。然世間事務太繁且賾。世人每苦常言之不足以盡
也。故又作為問答之辭。而有下數節之文。蓋不探夫先天後天之真

際。則雖有象與辭。未足以賅天下之萬事萬物也。苟探先天後天之
源本。則上自天。下至地。中而人。外而物。莫不俱賅於個中矣。故曰形
而上者謂之道。形而下者謂之器。道者即象辭之發揚乎乾坤之體
者也。器者即象效發揚乎乾坤之用者也。凡屬其體者。即人即物。而
各主於天。凡屬於用者。即物即人。而皆主乎地。在天者常行其化於

地。道之見端也。在地者常行其功於天。器之見端也。道與器合。而後
利乃生焉。貞乃成焉。故天地之道。貴乎利貞。而賴乎道與器之經緯。
此世諦也。在此道與器制制作用之際。聖人依先後天自然之法。而
體夫太一之至神。故能恰當其妙。而無過不及之患。所以能舉天下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八章-第一節-附注-30

之精粗而一貫之。物有物之利。事有事之貞。人參其間。運而用之。莫
不盡善。以至於國家人民。皆有其業。而無復一夫之失所矣。故曰化
而裁之謂之變。推而行之謂之通。舉而措之天下之民。謂之事業。此
下即接是故夫象。聖人一段。雖與前文重複。然係以之起結段。故不
能無。然知前文之旨。即知此旨矣。所以必有此文者。往復叮嚀之辭

也。且此文稍有不同者。即發明前文鼓之舞之以盡神之意。所以能
鼓之舞之者。以存乎其人故也。存乎其人。正即中庸所謂地道敏樹
為政在人之旨。人存則政舉。人亡則政息之意也。易之廣大精微。尤
且非其人不能體而明之。非其人不能體而行之。蓋易道苟明。而天

下之邪慝俱息矣。易道苟行。則天下之大業皆舉。而世界太平無事。
人民各安其所。豈非至大至精之事。倘非其人。失其宜。安能明之行
之哉。故曰神而明之。存乎其人。所以貴乎人者。以有德行修道。使道
與器(即哲學與科學)一致而運用之。以廣庇天下生靈。故曰默
而成之。不言而信。存乎德行也。

宗主附注
此章承上專言象。而象之分別。則為卦與爻也。象之簡略者為形。
其詳盡者為義。形分上下。而義有精粗。形上者道之謂。形下者器
之謂。義精者卦之爻。義粗者卦之表。故就器而但觀其表。則惟有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八章-第一節-附注-31

見其為繁賾。而可惡厭之事。幾於不可究詰。然象之存也。聖人已
自寓其至玄至妙之理於其中矣。誠以天地間一切造化。非可以
口舌紙筆盡其能事。所謂書不盡言。言不盡意也。聖人是以立象
以盡意。凡人言語之不能盡傳者。而以此象示之也。更推象以設
卦。而意乃大明焉。情與偽乃大見焉。猶有所未知。更於每卦每爻

之下。而繫以辭焉。盡其義旨之所在。或常或變。變而又生一卦一
爻。則必有其會通之處。心焉知之。神焉明之。於自然而然之中。恰
得其妙。故不覺鼓之舞之。而天地造化神妙之道乃成於是中。故
惟此數者。可以盡乎言與意及象與形也。盡乎此數者。則造化無

不盡。故曰以盡利以盡神也。顧此象非空洞無着之象。乃自河圖
洛書中。確鑿有據有形有數之象也。此象初分為陰陽剛柔。繼分
為上下燥濕虛實奇耦也。故自[陽爻圖][陰爻圖]之象。而生造化一切性相。乃
有此水火山澤雷風之象與物焉。凡此六者。與天地合撰。乃為八
卦。故天下無論數萬與萬。至繁至賾之數運事情。總不能出乎此

八者之外。亦猶百物之不能外乎五行也。五行寓於八卦。八卦行
其五行。而造化人事。於此形成。於此推遷焉。故聖人立象設卦而
分爻焉。自章首言有以見天下之至賾。而擬諸其形容。象其物宜
言其大象。意指天地水火山澤雷風而言。即以卦論也。繼言有以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九章-第一節-32

見天下之至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。繫辭焉以斷其吉凶。指
八卦之三百八十四爻而言。凡後之各卦各爻變化及訓辭皆在
焉。故於本章繫辭中。先示其要旨。下章即言占卦之法。與察卦之
方。二章明而後舉出六十四卦之最著者。以示人。使萬古知訓誥
深心之所在也。此

宣聖繫易之本心。原文為後人所亂。今更正如初。而使岩注之如
此云。
第九章
第一節

易有聖人之道四焉。以言者尚其辭。以動者尚其變。以制器者尚其
象。以卜筮者尚其占。
是以君子將有為也。將有行也。問焉而以言。其受命也如嚮。無有遠
近幽深。遂知來物。非天下之至精。其孰能與於此。
參伍以變。錯綜其數。通其變。遂成天地之文。極其數。遂定天下之象。

非天下之至變。其孰能與於此。
易無思也。無為也。寂然不動。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非天下之至神。其
孰能與於此。
夫易。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。惟深也。故能通天下之志。唯幾也。故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九章-第一節-33

能成天下之務。唯神也。故不疾而速。不行而至。子曰。易有聖人之道
四焉。此之謂也。
易之為書也不可遠。為道也屢遷。變動不居。周流六虛。上下無常。剛
柔相易。不可為典要。唯變所適。
其出入以度。外內使知懼。又明於憂患與故。無有師保。如臨父母。初

率其辭而揆其方。既有典常。苟非其人。道不虛行。
謹按第九章係今本上篇第十章下接下篇第八章為文
宣聖講義
本章仍承前二章言象與占。而漸示其占卜之用。故開始即言易占

四要。四要者辭變象占也。此四要明。則於易卦之所含具者。可以隨
時遂機。而知其妙秘。此所以先示四要耳。所謂以所謂尚者。言以易
道而尚其卦爻之所具者也。自上古至中古。聖人既體天地人物自
然之造化。立此易卦。故凡遇事而欲以有為有行之時。敬問於神。而
神即藉此卦占以告。言其受命也。如耳提面對也。故於所問之事。無

不恰合如之嚮之應。不論遠近之地。不論幽深之境。皆能燭照分明。
遂知未來之事與物。自非天下至精。其孰能與於此。參伍綜錯。皆易
卦爻互相糾合之稱。後人已明不贅。其參伍綜錯之數。既已生出。則
象之變化。亦自繁賾離合。極天下之至奇與至宜。聖人能通而極之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九章-第一節-34

能通則成天地之文。能極則定天下之象。聖人如此而占者。亦宜體
此也。蓋自河圖洛書而來。伏羲文周所著卦爻之數。莫有備其變化
如此者。易之數象。於是為至妙而至神矣。非天下之至變者。其孰能
與於此。此等處精處變之道。惟賴於龜蓍之示。然龜蓍雖神物。而非
人主之於下。神主之於上。不能示其精與變也。故尤須重乎人也。

知易之道重乎人與神。則知占易之道矣。故於繫辭示象數後。特示
此占易之道。曰易無思也。無為也。此二無字。即言人心當體太極之
前。一無所有之景象。而毫不沾着。方能自得心體之本來真如。此真
如亦即太一。真神所在者也。後人所謂無極而太極之無極是也。然

無須再於無下加極字。使人迷離。蓋太極至無之處。即是至一至神
??主宰。何以言無極乎。惟太上言無為。則深合太極之原理。此處言
無思無為。正是太上無為清淨妙境。能自清淨無思無慮。便能真靜。
靜定相連。所謂能安能慮能得者。故太上亦曰無為而無不為。易之
卦爻未現之前。占者誠能如此無思無為。則能感動神明。於卦爻現

出時。呈必合之數與象。恰與當時環境事實相呼應。而告之以行事
之準則。故曰寂然不動。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此寂然不動者。乃先天
之原體。後天之根萌。人與神相通之中樞。不過藉龜蓍而得知其數
與象耳。非專指龜蓍之能也。後儒注解。將寂然不動。專就龜蓍而言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九章-第一節-35

未免太偏。不可盡從。龜蓍雖有靈。非人與神不能感也。故下句感而
遂通。乃明指人神及事實而言。豈專言無知之龜蓍乎。後儒謬矣。知
此則知易卜乃極深研幾之事。惟其為深也。故能通達天下萬民。萬
物之心志。而無所隔閡。如鏡之鑑形。惟其為幾也。故能成就天下之
事物事業。而無有不周且至。如經之緯。如機之杼焉。此所以極其彌

綸天地之能事。而盡其變化。變化至極端時。則神生焉。惟其為神也。
故不疾而速。不行而至。為最秘妙不可測識。此其所以亙古及今。而
常主乎天地造化者也。然至常者無常。至久者不久。蓋易重推遷。不
重故常也。易有聖人之道者。以其天地造化有如此之四要。無常無

久而能變能通也。故曰易之為書也不可遠。為道也屢遷。變動不居。
周流六虛。上下無常。剛柔相易。不可為典要。惟變所適。其為道然也。
惟其變化不居。故聖人教人於卦爻出入變成之象及辭。必先觀察
之。以自度料如何。而恒存恐懼之心。惟恐有咎厲凶險。而兢兢業業。
自修厥德。自備厥事。無纖微之失德與失備也。故曰使知懼。又明於

憂患與故。無有師保。如臨父母也。此等皆存於易之卦爻辭中。而示
其方法。無纖微之不備。即前四要之事。所謂辭變象占者。故曰初率
其辭而揆其方。既有典常。苟非其人。道不虛行。前言不可為典要者。
言不可視為常典而拘泥之也。此言既有典常者。言卦爻辭所示之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九章-第一節-附注-36

法則典常也。人自修其德行。無思無為。寂然不動。而得先天之本。如
後天之象數。以明天下之事。而通天下之志。遂以成天下之務。故人
能與神相通。以主乎造化。是以天地之間。惟人為貴。故曰苟非其人
道不虛行也。
宗主附注

易有聖人之道四種。此四者即卦之數與象及其變化法則辭意
也。所謂以言者尚其辭。其辭指卦之卦辭彖辭爻辭也。以言二字。
指占卜之人。欲於言語時。則取其辭也。以動者尚其變。其變指卦
爻之變。乃所變出之卦爻而言。以動二字。亦謂卜筮之人。有所舉

動時。則取其變化而行之也。以制品者尚其象。其象指卦爻之數
與象也。以制器三字。亦謂占卜之人。言其人欲有所制作器物時。
則取卦爻之象。而仿效為之。以利天下也。以卜筮者尚其占。其占
指卦爻之占也。以卜筮者。明指卜者而言。與前正同。其語氣言卜
者取易卦爻所占得之兆。以自度而以之行事也。此四者非聖人

莫知。亦非聖人莫能推而行之盡致也。故曰有聖人之道焉。然凡
人若果體驗聖人所以以之尚之之道。而敬慎自修。清靜自持。常
使己心無思無為。廓然而虛。謐然而密。公然而無所偏倚。則人之
本心自亦寂然不動。上與神接。下與蓍龜相通。而能知來察往。與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章-第一節-37

聖人無少殊異。此則古聖教人及孔子繫辭之本心也。故本章開
首即言此。一則承前章無思無為感而遂通之旨。一則啟後各章
古聖制作及各卦爻之解釋也。有此先提之柱語。則前後一切自
明矣。惟制器一項。為今世科學作用。
宣聖未肯明言。命岩注及。蓋此器字即承前形下謂器之器字而

來。器者物用之成為器械者也。在未成器械之前。其原理無從知
曉。吾國古聖。如後文所謂宓義軒轅諸聖帝。觀天之象。察地之理。
參合圖書之秘。由易而見卦。由卦而見爻。由卦爻而生變。由變化
而呈象占焉。於是乎由易象占之中。發明一切物理之原則原理。

而依之以制作器械。及一切機化之物。此吾國科學初發軔時之
最要典型也。今日西人無識者。動言中國無發明家。豈知世界文
化與科學之導源。完全由於我中國古聖。若無此等發明。則彼地
亦絕無由發見今日聲光電化之進步。雖至今猶為蠻荒時代可
也。然則世界文明之淵源。不自吾中國易道而來。由何來乎。此等

要旨。近世青年。絕對不知。故不得不為之注出云。
第十章
第一節
易之為書也。廣大悉備。有天道焉。有人道焉。有地道焉。兼三才而兩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章-第一節-38

之。故六。六者非他也。三才之道也。
道有變動。故曰爻。爻有等。故曰物。物相雜。故曰文。文不當。故吉凶生
焉。
易之為書也。原始要終。以為質也。六爻相雜。唯其時物也。
其初難知。其上易知。本末也。初辭擬之。卒成之終。

若夫雜物撰德。辨是與非。則非其中爻不備。
噫。亦要存亡吉凶。則居可知矣。知者觀其彖辭。則思過半矣。
二與四。同功而異位。其善不同。二多譽。四多懼。近也。柔之為道。不利
遠者。其要無咎。其用柔中也。三與五。同功而異位。三多凶。五多功。貴

賤之等也。其柔危。其剛勝邪。
陽卦多陰。陰卦多陽。其故何也。陽卦奇。陰卦耦。其德行何也。陽一君
而二民。君子之道也。陰二君而一民。小人之道也。
謹按第十章。係今本下篇第十章全文。並下接第九章全文。下
接第四章全文為文。

宣聖講義
本章承前象卦之意。而詳示其卦之所以成。及卦中各爻之時位性
行。與變化吉凶。亦正所以啟後文所言各卦爻者也。卦本乎易之太
極。太極既現。天地乃開。人及萬物生於其中。芸芸萬象。莫不包羅。蠢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章-第一節-39

蠢兆民。莫不以運。以易之廣大悉備。前章中固已言及。而茲復言之
者。以明易卦之相重。其中具有天地人三才之道也。三才立。而卦之
性行功效乃見。而六爻各效其能。六爻備。而三才益明。變動愈出。吉
凶互見焉。惟此三才中之六爻。雖相互雜。陰陽各殊。上下不一。正不
正。不同時。不時不和。所以有不易知者繫辭於此。先示其各卦爻之

概。而言其用焉。故曰道有變動。爻有等級。而物相雜。文有當有不當
也。苟欲知此理。非依乎易道原始要終。以求其性質。而測其爻位。不
可以卦爻之雜錯往來。是生時物故也。凡一卦中之初爻。不易知曉。
因初爻居於最下之地位。其所懷抱至為暗昧。而其行動亦至微么。

故不易知也。至於一卦之上爻。則於四五爻既已顯示性能之後。其
或臧或否。或吉或凶。可以一望而知。故曰其初難知。其上易知。此二
爻初係一卦之本。上係一卦之末。故曰本末也。初不易知。必須擬之
而後能知。上易知。故能成之終也。此等例在六十四卦中最多。後儒
皆知。無須多言。卦之成也。由於爻爻之相與也。謂之撰。爻之剛柔不

同。謂之雜物。爻之中正不同。謂之撰德。上下遠近。動與不動。而是非
生焉。是非之中也。乃為聖人之德。故必取乎卦之內外中位。苟得乎
其中。而又剛柔適當其陰陽之位。是謂之正。中而且正。吉可知也。故
曰亦要存亡吉凶。則居可知矣。知者既察其時位。又觀其辭意。明乎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章-第一節-40

卦與彖之辭。則於是卦思過半矣。
凡每卦中。除初與上之外。即係二三四五之四爻也。此四爻各有其
性行地位之不同。今繫辭先特為指出之。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。同
功者。言二與四皆係陰爻。異位者。言二居內卦之中位。而四則居外
卦之下位。譬之於人。在內卦中位者。如在野之賢人。外卦下位者。如

在朝之近臣。故其位不同耳。然二爻各有其特殊之性情習慣焉。故
云其善不同。言其所為之見善於世者不同也。所以不同之處。因凡
在二爻者。每每多有榮譽。凡在四爻者。每每多有戒懼故也。何以二
有榮譽。而四有戒懼也。因四爻近君。故必時時自為戒懼。而後免於

罪責。二則在下卦之中位。而遠於君。近於民。其所有德行。又皆中正
之類。所有教化。又皆為寬柔之道。故常能得民之望。而有榮譽也。四
則遠於民而近於君。近君則易致罪過。遠民則易招責備。是以不利
而必須懼也。故曰柔之為道不利遠者。其要無咎。其用柔中也。無咎
者。二居中而四用懼故也。三與五爻亦然。凡三爻五爻。皆係陽爻。故

曰三與五同功。但五居上卦之中。地乃至尊之位。有當令行權之柄。
三則居下卦之上位。不中亦不易正。如民間之官吏。又如在野將進
之豪俊。其地與君遠。與民亦不切近。故曰異位也。三既不中難正。而
地剛好強。故曰三多凶也。五則上居尊位。得行其權。欲仁斯仁。故曰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章-第一節-41

五多功也。此乃地位有上有下貴賤之關係。故曰貴賤之等也。凡居
尊位者。宜於剛斷。居於下位者。宜於陽明。而不陰險。故曰其柔危。其
剛勝邪。曰邪者。不定之稱。意謂五三二爻。大略如此。然而未可概定。
有時五爻之尊位。亦須用柔。而三爻亦有時須用恭寬之德。則視其
卦為何卦而定之。卦若宜。則五之尊位以柔。而反能得民及興國焉。

三以柔反能得君而使民信之。是又例外之事。故不用也字。而用邪
字也。此等處最細密。後儒言之未盡。而關係於國家人民者又最鉅。
故特加講明之如此。
凡卦中之各爻。其陰陽剛柔。亦各不同。而有其殊異之特點。大略可

以法則定之者。則凡屬陽卦。其爻必多陰。凡屬陰卦。其爻必多陽。此
何以故。因陽卦之為數屬於奇。陰卦之為數屬於耦故也。屬於奇者
其對多陰。屬於耦者其侶多陽。以一陰而領眾陽。故陰卦多陽也。以
一陽領眾陰。故陽卦多陰也。雖然故凡屬陽卦。則陽明之君。只有一
位。餘之諸陰爻。皆係臣民。故曰陽一君而二民。凡屬陰卦。陽明之君

乃成多數。而陰性之臣民反為少數。故曰陰二君而一民。一君二民。
天地之常道也。故曰君子之道也。二君而一民。天地之大變也。故曰
小人之道也。哀哉。後世竟有如此之世。而不能免於厄運者。正合陰
數之意。故於此繫辭中。先示其概略云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章-第一節-附注-42

宗主附注
此章承前各章象卦之旨。而推言卦中六爻之義。即將章首所謂
天地人三才之在六爻者。詳為之剖示之。故言六爻中之初爻上
爻為如何。二爻四爻為如何。三爻五爻為如何。其地位性氣之各
有不同。各有例內例外。聖言已明。不須再示。惟末節陽卦多陰。陰

卦多陽之旨。包羅遠大。直至現今。以迄未來。諸儒多未能明示其
故。茲則特為之注明。陽一君而二民者。治世之時也。陰二君而一
民者。後世亂世之時也。治世之時。綱常明備。上下有等。君子在位。
小人在野。故一君二民。民皆服其君之令。而教化自行矣。故曰君

子之道也。自古及今。夏商周漢唐宋明清。各正統治世之時也。反
之而當叔季之末代。道德不明。綱常已隳。天下人民。日習於惡。梟
桀並起。殺掠淫放之事。公行而日益熾焉。則舉世滔滔。陸沉莫拯。
各是其是。各非其非。而無是非焉。各主其主。各奴其奴。而無主奴
焉。天下於是紛然大亂。則秦末楚漢。漢末三國。晉末五胡。唐末五

季。宋末金元。明清之末。流寇髮捻之輩。皆割據一方。魚肉人民。不
可嚮邇。直至今日。其末流之害。益為蔓延。而莫可拯救者。皆二君
一民之所致。雖欲不稱之為亂世。豈可得乎。且今日之事。譬如兄
弟二人。於室中操戈。相攻相殺。無有已時。而不顧其子焉。此為子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一章-第一節-43

者。雖號呼啼泣。曾無肯悔而罷其鬥也。惟產業貨財之是爭於是
此兄弟二人者。各據其家室之半。而儼然為二君矣。其家人雖且
無貳。不能不俯伏於兩者之間。困苦萬狀。彼兄第二人。不但不憐。
且益縱橫。而魚肉其家人。此之謂二君一民。小人之道也。尚不速
自覺悟乎。恐其家國將有不可終保之一日矣。鳴呼其神人之所

深憫者也。
第十一章
第一節
夫乾。確然示人易矣。夫坤。隤然示人簡矣。

其稱名也。雜而不越。于稽其類。其衰世之意邪。
夫易。彰往而察來。而微顯。闡幽開明。而當名辨物。正言斷辭。則備矣。
其稱名也小。其取類也大。其旨遠。其辭文。其言由而中。其事肆而隱。
因貳以濟民行。以明失得之報。
謹按第十一章。係今本下篇第一章第三節首二句。下接第六

章後三節為文。但六章舊文闡幽開。開字下。自三千年前遺落
一明字。茲補出。
宣聖講義
繫辭將示各重要卦爻之總旨。故復提明乾坤二字。以照應前數章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一章-第一節-44

乾坤而發揮太極之本能。故於本章開端。即曰夫乾確然示人易矣。
坤隤然示人簡矣。謂證之各義各象及事實。而知乾坤之為易簡。蓋
確鑿而無疑義矣。乾確然易。則凡為陽卦者。皆有易之要綜。含於其
內。坤隤然為簡。則凡陰卦。皆含有簡之旨趣。是六十四卦。三百八十
四爻。及其動變綜錯之數。雖達乎萬億。而其為象與數之基本上。則

絕無雜亂超越之情。因至繁中有至易之本。至賾中有至簡之性。故
萬物萬事。有條理而可以綜持也。如振衣提其領。如擎網提其綱。卦
爻事物。雖萬億之多。聖人視之。猶數一二而辨黑白也。此何以故。以
易有太極。而生二儀。有乾坤。內蘊其(指萬物)妙。外開其門。所以

萬轉鴻鈞。窮亙今古而無盡者也。此易與天地造化之所以不可端
倪也。於不可端倪之中。有可以綜持之道。則所謂當名辨物。正言斷
辭之功用。人能如此。雖未遽至於聖人。然而亦能自悔自艾。修德勵
行。以成君子。故吾儒首重乎易。而尚乎卦爻之辭也。不但吾人。即凡
天下之民。莫不皆然。此何以遽得其要於天下之民乎。亦不過猶此

易簡之妙而已。惟其易簡。故易卦爻辭之稱名也當小。而其所取之
物類則甚大。其所示之旨趣甚遠。且該其文辭則甚有條理文采。而
毫不紊亂。其所言語旨示於人者。當委曲婉轉。而恰乎中占者之事
情。其所言之事類最明備。而實有所包藏。使人於言中言外。求其不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一章-第一節-附注-45

可盡言之深意焉。故曰其事肆而隱也。有此數者。易簡之性能作用。
聖人常因此太極之貳。(即指二儀乾坤)以施行其普濟萬民之
道。而畀益其行焉。所以明夫斯世得失吉凶之報應者也。(聖人以
此為政為教。而人民亦即以占卜從教。而得濟得明矣。)然此則聖
人本乎太極之原理。而推其作用。闡幽開明。使天上人世各得其所

之所致也。後人落明字。致本旨大昧。丘茲正之云。
宗主附注
此章亦承上章而言。上章承前而言象卦爻辭。本章則申言其象
卦爻辭所關之各重要旨義也。所關者之大端。則由於二儀之乾

坤。乾為至易。坤為至簡。易與簡至確然之時。則一切象卦彖爻變
爻各錯各綜之卦爻。亦無不得其易簡之理。而有所闡明矣。此等
闡明。皆得發揚天道之秘密。即易太極之妙用。一張一弛。一闢一
翕之神功。施之於世間者也。故曰其稱名也。雜而不越。于稽其類。
其衰世之意邪。因一闢一翕。而愈推愈出。愈趨愈下。故卦爻變化。

由泰而否。由復而剝。所以為後代衰世之誥誡也。即前章所云。二
君一民各文皆然。知此則知聖人。闡幽開明之深心所在。而救人
之心亦甚明矣。此衰世之世。所以益重乎易道也。所以重易道者。
以易能當夫事物之名。而辨夫事物之實。正夫一切之言論。判斷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46

一切之辭理故耳。所以能如此者。則因卦爻之稱名也。範圍甚小。
而其所以括該之事類則甚大。其辭旨甚遠。而為文甚明。其告人
甚曲折轉換。而能曲中乎人之事理。所言所指者。為事為物。無不
周到。而絕非明犯。處處有隱密之旨。所以能使人民易知易從。而
不怒不怨。所以為聖人之道也。 宣聖於此數千年後。補示闕文。

使世之學者。又明千年以上之聖經。豈非甚幸之事乎哉。
第十二章
第一節
亢龍有悔。子曰貴而無位。高而無民。賢人在下位而無輔。是以動而

有悔也。
履霜堅冰至。子曰。履霜。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。至堅冰也。是故君子用
以戒懼。故繼之以敬義修德。
勞謙君子有終吉。子曰。勞而不伐。有功而不德。厚之至也。語以其功
下人者也。德言盛。禮言恭。謙也者。致恭以存其位者也。

不出戶庭無咎。子曰。亂之所生也。則言語以為階。君不密則失臣。臣
不密則失身。幾事不密則害成。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。
鳴鶴在陰。其子和之。我有好爵。吾與爾靡之。子曰。君子居其室。出其
言善。則千里之外應之。況其邇者乎。居其室。出其言不善。則千里之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47

外違之。況其邇者乎。言出乎身。加乎民。行發乎邇。見乎遠。言行君子
之樞機。樞機之發。榮辱之主也。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。可不慎
乎。
初六藉用白茅無咎。子曰。苟錯諸地而可矣。藉之用茅。何咎之有。慎
之至也。夫茅之為物薄。而用可重也。慎斯術也以往。其無所失矣。

子曰。作易者。其知盜乎。易曰負且乘。致寇至。負也者。小人之事也。乘
也者。君子之器也。小人而乘君子之器。盜思奪之矣。上慢下暴。盜思
伐之矣。慢藏誨盜。治容誨淫。易曰負且乘致寇至。盜之招也。
同人先號跳而後笑。子曰。君子之道。或出或處。或默或語。二人同心。

其利斷金。同心之言。其臭如蘭。
謹按第十二章。係今本上篇第八篇第八節。下文今本已遺茲
補之。履霜堅冰至。子曰。履霜堅冰。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。至堅冰
也。是故君子用以戒懼。故繼之以敬義修德。下接第八章第七
節。下接第八章第九節。下接第八章第四節。下接第八章第六

節。下接第八章第十節。及第五節為文。
宣聖遘義
繫辭者。以易卦中卦辭彖辭象辭爻辭猶有所未盡。或其旨趣未明
厥要。因特為之繫辭焉。以明之者也。易之為道也。自始至終。無終無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48

始。而一皆以太極二義為之樞機焉。太極未兆。則洪濛之先。無可言
者。後人強名之曰無極。幾不可解。既無矣。安可言極乎。太上所謂虛
無難名者也。自此而生一炁。是為太極之初萌。鴻鈞之初。現由一炁
而分為二氣。太一真宰之嬗化者也。此二氣易之二儀。見於卦則乾
與坤也。乾與坤為易最大之關鍵。不求易卦則已。若求易卦。捨乾坤

莫能入其門也。故於前繫辭各篇。再四明之。而為縕為門之文。顯示
無餘。所以啟後各卦之要義也。後人不知。疑亢龍有悔及履霜堅冰
二節。皆係重出之衍文。而竟將履霜堅冰一節刪去。只留亢龍一節。
又雜於章後。下注重出之文。遂使易旨無以闡明。而文字益紊亂矣。

茲為正之。竝示其義。先乾之上九。與坤之初六二爻者。仍為前此乾
坤設卦而為其門之旨。先上而後初。先乾而後坤者。由易以求其難。
自顯而推其隱者也。天地造化。人世治理。皆由上而下。由顯而微。自
敬趨侈。而天下遂多故矣。天下之擾擾。由於為上者居非其所。而又
不能為賢人為之輔。為下者縱欲從邪。恣其私利。詐惡不悛。日甚一

日。於是禍機愈切。漸至亡國滅種而不可救。無他。不修民德而然也。
此二者(指為上為下者二大病痛)乃為世諦治亂。天運轉換之
大樞紐。一切人事動作。神事運行。莫不由之。故於此繫辭講卦時。首
先提出乾上九之爻。所以象為上者也。提出坤初六之爻。所以示為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49

下者也。無論何等世代。為上者恒有乾上九之可危。為下者皆有坤
初六之可懼。苟不自危而不自懼。則為上者必失其民。為下者必覆
其國家。惝能自悔。以為上則事猶有可為者。倘能自懼。以為下則物
猶有可救者。此乾坤二卦上初之深意所在。亦即前所謂上易知。初
難知之旨也。

示乾而不及其初二三四五爻者。所以握其要而戒乎為上者也。示
坤而不及其二三四五上爻者。亦握其要而以戒於為下者也。繫辭
者繫其要而致其訓誡者也。故擇要而繫之。不徧及各卦以為卦繫。
不徧及各爻以為爻繫。語焉而其餘可知。告焉而其後可明。此以互

彼。彼以錯此。相對相形之間。而義旨已昭。行事可法。則所貴乎易之
繫辭者也。惟示亢龍。則飛龍之爻可期。故曰位曰民。而重乎輔者也。
惟示霜冰。而黃裳已可貴。故曰在敬與義以修德。坤六二之辭曰。敬
以直內。義以方外。敬義立而德不孤。所以為元吉耳。明乎飛龍之爻
在亢龍之下。則知乾上九之所宜自處者矣。明乎黃裳之爻。在初六

之上。則知初六之所宜自修者也。上九能自處。則凡為上者。不至於
失位而喪民。為下者能自修。則不至放僻好利而自趨於覆亡。舉此
乾坤之二爻。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大端大典。可見其正訓。
可識其正法矣。故必於繫卦之初。首先示之。而繫辭以講明之也。乾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50

坤既明。則繼示人理。良以乾者天之道。坤者地之道。天道象上。地道
象下。上下皆有其過失。而恒在亢傲不恭。陰惡不謙之病。此天地所
賦於人之習性也。故於此下。專講人道中率性去習之學。而繼明乎
謙卦焉。謙之為卦也。六爻皆吉。而莫尚乎勞謙。蓋勤勞者人生之大
本在焉。周語有之曰。民生在勤。勤則不匱。勤勞焉。則為上者終得其

民。則夏禹胼胝。周公握髮。日不遑息之事。而大禹兢兢聞善則拜。周
公恐懼。惟恐獲罪。皆所以行其勞謙者也。故曰勞而不伐。有功而不
德。厚之至也。禹之不矜。天下莫與爭能。周旦之不伐。天下莫不服其
忠貞。一見於虞書。一見於周書。丘此繫文原意在此。故繼之曰德言

盛。禮言恭。自無大禹公旦之盛德。安足以稱勞。自無大禹公旦之循
禮。安足以言謙乎。故謙也者。致其天性之至恭。而以保其位者也。
易之為訓也。惟敬惟戒。必恭必謙。所以使人持盈保泰。趨吉而避凶
也。六十四卦中。總不外此大旨。不過動靜出處。語默行止。有不同耳。
於是繼明不出戶庭之旨。於勞謙之後者。安其心而慎其機也。謙既

自修矣。節又以自檢。修德以勞於世務。檢行以慎於君臣。而後咎厲
可免。而禍害可避也。故修德則卑其身。檢行則緘其言。言行者。君子
之樞機所由出入者也。故時當勤勞。則徧行天下。時當慎守。則不出
戶庭。徧行天下而有功。不出戶庭而無咎。聖人之所以能屈伸往來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51

也。惟其能伸能屈。故能慎密而不失其君臣之道。公旦能密金匱之
誓。所以能成東山之勳臣。能自密以成其名者也。當二叔流言之際。
公旦不動聲色。戒懼敬慎。不出戶庭。而德音已昭。故鴟鴞之詩。足以
感動成王。而於誅討管蔡之事。機事嚴密。而罪人斯得矣。此謙與節
之正則也。後世之君臣。多不能知此義。而於言語之間。多階其亂。春

秋時不可勝數。非君不密以失其臣。即臣不密以失其君。更疏漏而
寡諜。膚淺而僨事。為國家患害者眾矣。君子所以貴於慎密而不肯
輕於出者也。
君子謙其身以救亢傲之習。節其言以救陰賊之害(亢傲指乾上

九。陰賊指坤初六)是以講此二卦於乾坤之後也。推謙與節之道。
必歸本於人心之誠。人心不能誠。則謙非真謙。而節難終節矣。必其
有誠而後德益修。而言益信。雖在方寸跬步之間。出其言足以感召
天下祥和之氣。守其默足以保持天地之泰和。是以示中孚於謙節
之後也。中孚者中心誠信。孚感於物者也。中孚之九二曰。鳴鸙在陰。

其子和之。我有好爵。吾與爾靡之。蓋鷹者陽鳥。以比君子在陰鶴之
居山谷之陰者。比君子居室而不出戶庭也。鶴在山陰一鳴。而諸小
鶴皆鳴而和其聲。以比君子出言善。則天下之人將感應之。天下之
人感應。則欲不出仕而不得矣。故曰我有好爵。吾與爾靡之也。丘因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52

繫之辭曰。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。則千里之外應之。況其邇者乎。居
其室出其言不善。則千里之外違之。況其邇者乎。言出乎身。加乎民。
行發乎邇。見乎遠。言與行所以為君子之樞機。無論尊卑貴賤之人。
動此威儀之間。樞機一發。則榮辱隨之。故曰榮辱之主也。自誠其德。
則心無不正。而言無不善。不修其德。不誠無物。則人不感而物莫應。

謙與節非賴中孚之德。不能表見也。昔公旦之誥戒於王及天下者。
可謂居其室出言而善者矣。動止法則。足以為天下之正則。無不感
而從其風。所謂千里之外。應之。況其邇者乎。一心王室。不知有他。雖
滅身喪家。在所不顧。公旦已告於天矣。故武王之疾以瘳。而其後於

被讒未明之時。天地為之大變。大風大雷。拔木偃禾。凭怒以表其冤。
中孚之作用。不其大乎。故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。可不慎乎。
言行為君子之樞機。禮義為君子之載籍。苟其中心有主。忠信誠篤。
而一於善。則無物不孚。無事不周。然而君子之於行與禮也。猶且兢
兢業業。以致其敬慎而不敢有所忽焉。則藉之雖薄。而承之則厚。儀

之雖微。事之則重。易曰初六藉用白茅無咎者此也。意謂苟有其德。
錯諸地上可也。況有茅乎。所謂蘋蘩蘊藻之菜。潢汙行潦之水。筐釜
錡筥之器。可薦於鬼神。可羞於王公者也。況以先王之禮處之乎。昔
者先王以白茅藉之。而行祭奠。故包茅不入。齊桓公徵之於荊楚。然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附注-53

則藉之用茅。雖輕實重也。夫何咎之有。言其敬慎之至也。慎斯術也
以往。其不敢有所忽矣。無所忽又何所失哉。示其解釋於此大過者。
示人敬慎。使持持久而勿懈也。
宗主附注
前數卦由乾之亢。坤之陰開始。即以戒人使勿亢傲苟且。繼示不

出戶庭與鳴鶴之義。即所以申此敬戒之事。以至此卦初六之爻。
皆勉人於敬慎。使無一時一刻之或忽也。此下一卦亦然。所以戒
人使勿慢也。學者識之哉。
人之處世也。恒易放於欲而安於逸。忽於機而慢於所溺。自隆古

以來。莫不皆然。故聖人教之以敬慎恐懼。恭儉周密也。有此數德。
則可以處。可以出。可以語。可以默。邇之保於家室之中。遠之推及
天下四海之廣。無為而無不為。不作而無不作。所謂不疾而速。不
行而至者也。忠信誠篤之通神。有如斯矣。苟不能然。而或亢焉而
不謙。賊焉而不德。侈焉而不節。偽焉而不孚。肆焉而大過。奢焉而

解放。則必生驕慢淫佚之事。爭奪盜賊之患。而不復能安其生理。
而況能在位以行其國家之大事乎。故古之負荷野人。雖有君子
之德。而猶不肯出位。而謀人家國之事。況無其德者乎。後世負芻
荷插之鄙夫。或且寅緣而居高位。衣輕驅肥。儼然民上。以恣其坑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附注-54

壑之欲。則國家人民必受其敝。而群起攻伐之矣。所謂負且乘致
寇至者此也。所以然者。國政解放其紀綱。而君子小人不修其德。
互相欺蒙。下侵上而野勝文。遂使天下侈慢不法。男日趨於盜。女
日趨於淫。蓋為之上者。慢藏治容以誨成之耳。於是天下紛紜。而
大亂不止。莫能拯救。使不亟自反於恭儉敬慎。誠篤忠信之道。恐

將載胥及溺。皆淪於滅頂者矣。嗚呼可不戒哉。知解之失。則知節
中孚之得。知節中孚之得。而知乾坤之正義。知乾坤之正義。而知
夫同人之大道矣。同人者以吾大公無私之德以同於人者也。丘
昔觀於臘祭而有言曰。大道之行也。天下為公。選賢與能。故人不

獨親其親。不獨子其子。使老有所終。幼有所長。鰥寡孤獨殘廢者
皆有所養。貨惡其棄於地也。不必為私。力惡其不出於身也。不必
為己。是故謀閉而不興。盜竊亂賊而不作。是謂大同。大同者同於
四海之外。普天之下。無所往而不同也。同人之卦。亦正如此。然必
先得乾坤之正氣。謙亨節孚之至道。而後能推其誠悃。行其忠信。

以徧施之於蠻貊之邦。若在其初。則必不能遽至於同。蓋德由小
而積大。功由近而致遠。同人之功。德與功未逮。而外人遠國。不相
知而不相信。或未免有所艱難阻礙。故先號咷而後笑也。同人之
德與功。必至積累光大。以至於大成。大成之後。外人遠國莫不欣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二章-第一節-附注-55

然悅服。而甘與吾同。乃遂成為大同。故曰大師克相遇也。惟其相
遇而無不同。故人皆歸心。謀利則必斷金。謀義則必如蘭。古者不
諱利。故利居四德之第三。所以開物成務。濟天下之人民。興事成
業。建四海之大利。故曰先王以美利利天下。故同人利與義同重。
且先言利而後言義。以利者民之養也。不可以一日或絀。而義則

養而後教。故先彼而後此也。君子於此。動靜行止。出處語默。莫不
各得其道。蓋所以體乾與離(天火同人)之撰者。必如斯也。此
之謂文明世界。亦即謂天運盛世也。可不景然者也。
凡岩所注之近文。皆頗有關於現今世事。明言之不可。故特發明

經旨。以為警句救人之事。因現世正迷於此等惡習。故
聖師講此易經。諸多切合人世病痛。但聖言洋淪。不露圭角。岩特
為之指明。固非岩之所創論也。世人今日不學而入仕。外騖而內
喜。數年出游海外。不讀祖國之書。不諳民族之情。一旦躋於高位。
謀國家地方之重務。以私勝公。以巧取盈者。比比皆是。是即易所

謂負且乘者也。豈必荷簣負芻之夫。不識之無之人乎。國家多此
一輩人。則必受其患害。蓋已據非所據。如後章困卦之地位矣。既
據非所據。則必有他人起而干之。所謂致寇至也。寇者敵也。於彼
為寇盜。實則非可以概言之。故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56

聖師訓易至此曰。小人而乘君子之器。盜思伐之矣。今曰海內擾
擾者。何莫非負且乘者有以招之。有以成之也。日呼號乞求於寇
盜曰。和平為美。汝勿伐我。何如己身釋負而務乘。讀書明理。愛民
去私。為君子之道乎。苟其能修此德。而勇決以自改悔。則未有至
誠而不動者。天下事豈真不可為。今不自責。而但罪夫人。無怪人

之不服。而干戈日起也。自身不貪而無所慢藏。則他人何所覬覦。
自身不邪而無所治容。則他人何所豔慕乎。今日之內亂。今日之
貪污。有以誨之也。今日之邪侈。今日之放蕩。有以誨之也。為上者
而苟廉。則民無有敢為侵略之事者。為上者而苟正。則民無有敢

為邪僻之行者。今不自求。而衛靈公與南子。公然同載。招搖徧南
北。其下化之世風。安得不污。又國慼梁竇之家。顯為聚斂。吸天下
之膏血而未已。凡昔人之弊政。莫不重睹於今日。而名之曰民國。
則民有不起為寇盜以伐之乎。君子先責己而後責人。先正身而
後治國。此之謂也。

第十三章
第一節
易曰。自天祐之。吉無不利。子曰。祐者助也。天之所助者順也。人之所
助者信也。履信思乎順。又以尚賢也。是以自天祐之。吉無不利也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57

易曰。憧憧往來。朋從爾思。子曰。天下何思何慮。天下同歸而殊塗。一
致而百慮。天下何思何慮。
日往則月來。月往則日來。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寒往則暑來。暑往則
寒來。寒暑相推而歲成焉。往者屈也。來者信也。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
尺蠖之屈。以求信也。

龍蛇之蟄。以存身也。
精義入神。以致用也。利用安身。以崇德也。
過此以往。未之或知也。窮神知化。德之盛也。
子曰。知幾其神乎。君子上交不諂。下交不瀆。其知幾乎。幾者動之微。

吉凶之先見者也。君子見幾而作。不俟終日。易曰。介于石不終日。貞
吉。介如石焉。寧用終日。斷可識矣。君子知微知彰。知柔知剛。萬夫之
望。子曰。顏氏之子。其殆庶幾乎。有不善未嘗不知。知之未嘗復行也。
易曰。不遠復。無祇悔。元吉。
易曰。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。獲之無不利。子曰。隼者禽也。弓矢者器

也。射之者人也。君子藏器於身。待時而動。何不利之有。動而不括。是
以出而有獲。語成器而動者也。
子曰。危者安其位者也。亡者保其存者也。亂者有其治者也。是故君
子安而不忘危。存而不忘亡。治而不忘亂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58

易曰。其亡其亡。繫於苞桑。
天地絪縕。萬物化醇。男女構精。萬物化生。易曰。三人行則損一人。一
人行則得其友。言致一也。
子曰。君子安其身而後動。易其心而後語。定其交而後求。君子修此
三者。故全也。危以動則民不與也。懼以語則民不應也。無交而求則

民不與也。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。易曰。莫益之。或繫之。立心勿恒。凶。
善不積不足以成名。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
為也。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。故惡積而不可掩。罪大而不可解。易
曰。何校滅耳。凶。

子曰。小人不恥不仁。不畏不義。不見利不勸。不威不懲。小懲而大誡。
此小人之福也。易曰。屨校滅趾無咎。此之謂也。
子曰。德薄而位尊。知小而謀大。力小而任重。鮮不及矣。
易曰。鼎折足。覆公餗。其形渥。凶。言不勝其任也。
易曰。困于石。據于蒺藜。入于其宮。不見其妻。凶。子曰。非所困而困焉。

名必辱。非所據而據焉。身必危既辱且危。死期將至。妻其可得見邪。
謹按第十三章。係今本上篇之十二章第一節。下篇第五章第
一二三四節。下接第十一十二節。下接第六節。下接第九節。下
接第十三十四節。下接第八節第七節第十節第五節為文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附注-59

宣聖講義
人天之理。為極卦之用。太極八卦之象。所以彌綸天地萬物。天道人
事。所以經緯宇宙兆民。前者示其體。後者言其用。捨一則易道不立
矣。故十二章所繫各卦爻。係言太極八卦之體。此十三章所言。乃天
道人事之宜。故彼為體。此為用耳。天道人事。見端屈伸。往來亨困。吉

凶之事也。而天心無心。以人心為心。人心無主。必以天心為主。則所
謂順與信之德也。人之生也。秉有天性。此性至虛至靜而至醇。所謂
成之者性也。繼之者善也。故人能常體此天性。而順乎其理。則自然
忠信篤厚。事親待人。持身涉世。莫不咸宜。而履行純潔。思想純正。於

是教化可成。而天心喜慰。天心喜慰。所以自天祐之。吉無不利矣。故
曰天之所助者順也。人之所助者信也。履信思乎順。近以居室家之
中。遠以濟天下四海之廣。固莫不翕然順應。契然心服。而共愛戴之。
安有不吉。何自非祐乎。故古今以來。真人之所至。萬靈景從。而神天
護持以此也。

宗主附注
先師核正本繫各卦。分為十二十三兩章。十二章中所列。由乾坤
繫起。十三章中所言。自天地繫起。大有者天地之成也。故其占首
明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。乾坤明而諸卦皆有所遵從。天地明而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0

萬事皆有所主持。故乾坤之後。繼之以謙節各卦。天祐之後。繼之
以豫復各占。所以教人持身。(指前十二章)兼教人處事。(指
十三章)故各別示之。而分講合論也。天道無私。惟順天者保之。
人心無常。惟有信者歸之。人能貞信。則自能順天。所以上之天有
所祐。下之人知所歸。乃大有天下之盛業矣。所以講此而

先師再致其意者。誠以今日海內漸澆漸薄。無復敦厚之氣。人懷
跪譎。世道日隳。又染外來之邪說。不信神天。不明造化。於是無惡
不可以作。無非不可以為。男女日趨於放侈。而不可訓正。是適為
順字之反面。與信字之倒行也。天豈能悅之。人豈能助之乎。故

聖師特以天本無心。以人心為心二句。喚醒世間誠欲今之人速
自回頭。勿再以詭譎奸詐為能事。勿再以倒行逆施為手段。提出
天良。直道而行。視雖近乎愚拙。然天必祐之。人必助之。終得最後
之勝利。而居乎奸巧人之上。此則斷可言也。以今世人多數皆染
惡風。故

先師致意如此。此等旨趣本無待言。而以現今民識日卑。民智日
下。幾難遽明經義。余故不得不為之注出。蓋以教普通人民者也。
宣聖講義
能以順信感動天與人者。非易事也。必先有其德。而後天心與人心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1

應之。如桴鼓之相和也。德之修也。非一朝一夕之故。蓋於獨居之中。
幽密之地。人所不知。而自心確然皭然有以自持。如水之平。如鏡之
明。如空際之皓皓。無一點跡相。無一點心思。夫然後本體乃現。天理
乃明。湛湛不昧。
上帝即在吾之心中矣。雖復天下萬事萬物之紛拏。層出而不窮。亦

不能亂吾心曲。不但不能。且將應念而隨欲。無所不成其巧合之利
焉。此何以故。以吾先得乎太一。而
上帝居吾心中故也。天下之事。莫不歸於一。故太上曰。天得一以清。
地得一以寧。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。繫辭亦曰。貞乎一。唯一故貞。惟

貞故天下萬類取元焉。安得不為之宗乎。故曰。天下同歸而殊途。一
致而百慮。然其首要工夫。全在齊一思慮中入手。故於豫開口即言
憧憧往來。朋從爾思。此教人將煩雜思慮。一齊放下。始有得所止之
地。蓋人之應事。總以為天下事至繁而且賾。必須多思多慮。而後能
應付之。春秋時季文子所以三思而後行也。殊不知多思多慮。則私

意紛起。而愈迷事之真相。不得要領。去天遠矣。故曰天下何思何慮
也。何者不可之謂也。不可思慮。則惟有澄心反照。而萬念皆空。屈其
時一輪紅日。推出海底。即太一本性無上之智慧現前矣。此智一現。
天下任何煩難之事。有不立即解決乎。此所以貴乎豫者也。故又曰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2

天下何思何慮。
天地與人。是為三才。三才相綜。而萬靈託命。萬化推行矣。天道麗於
地。地道見諸人。人秉天地之氣與質。而主其中焉。故可以攝行道與
政轉運造化。天之所行日月是也。地之所行寒暑是也。人之所行往
來是也。而此三才之氣化。皆有其曲屈伸張之自然。以互相遞嬗焉。

則所謂日往月來。月往日來。相推而明生者。所謂寒往暑來。暑往寒
來。相推而歲成者。所謂往者屈也。來者信也。屈信相感而利生者。蓋
由天地人物各以其氣感而互通。互通而功效乃發生矣。天地人之
間。憧憧往來。為朋為類。至廣泛也。包含萬億兆之眾。或出或入。或存

或亡。或見或隱。各從其類。惟此屈信往來。則無不同也。其所以主此
屈信往來者。則惟賴吾人之體天與地。無思無慮。寂然不動。以為之
中樞而已。能主此中樞。則日月運行。得其軌道而明之功用益大。寒
暑之倚伏。得其中和而歲之豐稔益多。人民之性行。得其教化而屈
信之常道益為著明矣。是故聖人善於屈。所以善於信也。譬彼尺蠖

之卷伏。不縮則不伸矣。不見之龍蛇乎。至於秋冬之時。則入蟄穴居
而不復出。所以存其身為次年春夏風雷之預備焉。聖人之主天地
而行造化也。亦何不然哉。故聖人體天察地。因人而施其權宜。此等
權宜至精至神。所謂精義入神以致用也。聖人以仁義之道。自安而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3

安天下之民。所謂達則兼善。修己以安百姓。蓋因民物一體。屈信往
來。如痛癢之相關。感應至切。曾無一隙之間。此何等道德乎。故曰利
用安身以崇德也。聖人主造化而濟天下。有如此者。若過乎此而往。
即非世諦所有。不易形容。故曰未之或知也。非果不知也。未可以言
語示人。使皆可知。故曰未之或知。然而道行於世間者謂之教。道行

於出世間者謂之化。聖而至極。幾不可思議謂之神。神之存也。本常
在聖人與吾人之固有。但視能修否耳。聖人則能盡性。故能窮神。能
窮神則能知化矣。知化者猶不外乎此屈信往來之氣感也。洋洋乎
如在上。如在左右浩浩乎彌綸天地。而不可名狀。故曰德之盛也。

天地之運無他。惟氣與化而已。人與天地相通達。無他。惟氣感與誠
心而已。人體天地之氣以為氣。故其氣常相通達。無一時之或間。惟
有誠有不誠之別。誠者無有一時一刻其氣不相感通。不誠者則時
通而時塞。其甚者則相隔閡而不能相通。惟大聖人能與天地一體。
故乾之辭曰。與天地合其德。與日月合其明。與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

而天弗違。後天而奉天時。所以天人一致。而無或有間。而世乃太平
也。自大聖以下。則必須自修以成其德。自定以明其性。清靜以識其
機焉。乃能與天地相通而互有感應。相體而行。去之不遠也。惟其去
之不遠。故亦可為國家元良。而膺萬夫之望也。蓋幾者。氣化與氣感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4

互交而現出徵兆也。必先能察見此幾。而後能應付環境一切煩難
之事。處之裕如。如有神助者。則神為之。亦正君子之得乎天者然也。
故易曰。介于石。不終日。貞吉。其取象於介於石者。蓋有比喻之旨。漢
以後。儒者盡誤其訓詁。今為正之。古文介即芥字。無草頭也。言芥遇
風而投於石上。或生於石間者。其相應而互契。豈有待乎。言即時而

合。不須終日也。言日則亟其長期而言。蓋芥之於石。有如此之象。故
其占為貞吉。言剛柔相配。得其正而吉也。介乃柔物也。石乃剛物也。
故後文有知微知彰知柔知剛之語。即兼指介與石二物而言。至丘
當日所繫之辭曰。介如石焉。謂芥之蔓。恰如石之部分。又如亦可讀

如春秋經公如齊之如。蓋兼指介之投於石者言。此豫卦亦正明感
應之理。所以發揮前即大有與咸之義。故介石指投亦指生也。後文
困卦中有蒺藜與石。助此介與石二物之反應者也。豫之所重者交
感也。故於此取象於介與石焉。若將介字作動字訓。即失卻感應之
旨。試問誰介於石乎。若人而遇石。有可交感乎。是直不可通之句語。

而後人必附會之。謂近於石。石者堅貞故云。然何取於交乎。丘之繫
辭明白告人曰。知幾其神乎。人對石有何將可言。又曰君子上交不
諂下交不瀆。若人對石。有何上交下交之可言乎。蓋芥草木之屬。存
陰性焉。石金石之屬。存陽性焉。陰性對陽性為上交。而陽性對陰性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5

為下交也。況二性相感。其間有太一之元性(此中大有學理。即所
謂原子者)存焉。此元性一發。則彼此粘合而不可離。丘無暇細剖。
留待孚佑注之。茲但講其大義也。介也石也。有如此天然之吸合作
用。當其相近也。所以有幾存焉。君子見此幾而察其將來之作用。而
豫為之地。使不背物理。不乘人情。天下自然相望而歸之。故曰知幾

其神乎。君子在下位而上交也。則惟道是從。而不肯有所諂媚於其
君。君子而在上位。惟幾是察。而不肯有所瀆亂於其民。諂者從其欲
之謂也。瀆者殉其利之謂也。君子以道事君。輔其政治而益其國祚。
以德育民。培其元氣而厚其生活。故以道事君而不諂也。以德利民

而不瀆也。此之謂豫而無患。豫而有利也。故曰知微知彰。知柔知剛。
無他。諂則其害雖微。其陰已伏。則必至於禍亂之彰著矣。瀆則其害
雖微。而陽已伏於中。必至於潰決崩溺之彰著矣。陰陽即剛柔。微與
彰即所謂幾也。故幾者吉凶之先見者也。此吉字下又落一凶字。記
之。能知微知彰。知柔知剛。故可以為一國之元良。而當萬夫之望也。

此中含後世義諦。俟呂帝注之。丘不更及。
宗主附注
此注文含有科學與緯候學。日後再示。弼子當知介於石。即介與
磁石互引之性。此中含有原子電能故耳。後儒安能夢見此理。故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6

先師特為發之。但不肯明言科學而已。待後詳注。
宣聖講義
以咸感者必以豫知。以豫知者必以復見。以復見者天理始明。而為
一身至於家國之主。莫或奪之。故於繫辭特為明示。此等卦爻義旨。
所以訓後世者也。蓋不能知幾者。無以見善惡是非之真際。故無以

為復之功也。大學先格致。中庸貴明善。非先達乎事物之原理。則於
人情世故。不能曲盡其變通。而恰得乎天理之當然。識善惡之正的。
而不復有片段之惡害於身家及天下也。故曰庶幾。布昔惟門人顏
回近之。因特稱贊以為復之訓焉。蓋復貴不遠之復。無祇悔也。回也

惟能不貳過。所以能不遠復。無祇悔耳。全重在有不善未嘗不知。知
之未嘗復行句。而能知之。知確由前知幾中來也。能知幾而無悔。所
以為元吉也。人能明善以復初。則必能為國家之所用。藏器待時而
大展其鴻猷。以濟生民而救世界之大亂。故於復後示解之義。能有
射隼之義。射者國家武備所以以威威天下。而取彼不仁。以為禮義

正當之事也。在易卦本包含各旨。丘因而示其威武之意。亦即仁以
愛仁。義以惡惡之心也。天下若有不仁之惡人。則仁人必受其害。故
自來古聖帝明王。皆以兵威去之。使天下獲安也。必由弧矢之利。而
後兵威始可以振。亦正如今日之利器焉。故曰藏器於身。待時而動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7

器即弧矢之藝。時即當日殘暴已甚之際。恰與前知幾之幾字相叫
應。若能得此時幾。則無所不利。而大業可成。人民可救矣。故曰語成
器而動者也。惟此器字甚活變。(呂注今日之器。即科學戰爭。如某
國之原子彈正是)括字亦極活變。謂括其鋒利而不輕用。用則必
有所獲。而除去天下之大害矣。

人能自具其德能者。必貴乎知懼。而始足以成其大器。保其家國焉。
故次否之義於解之後。使人安不忘危。存不忘亡。治不忘亂者也。否
九五爻曰。其亡其亡。繫於苞桑。此之謂也。人每自憂其危亡。則不亡
矣。春秋傳所謂知懼。如是則不亡矣。所以次此於解之後者。以解之

藏器。貴在待時而動。安樂放逸之餘。天下所以否也。解雖有器。必待
相當時期。勤自修習。括焉而深造。密焉而廣備。人然後利器有成。而
足以衛民保國。故雖否而不至於亡矣。此利用否之時。戒懼以自修
備為要也。故曰危者安其位者也。亡者保其存者也。亂者有其治者
也。否而不亡。則足與言利民保國之道。故次之以損益二卦焉。天地

交而萬物出。男女合而人類生。上下親而國家富。蓋必上有以濟下。
而下始親其上。上必有以自損。而後民乃益之。故兌澤之辭曰。悅以
先民。民忘其勞。悅以犯難。民忘其死。損之利如此。而益之功可見矣。
若反其道。而聚斂其下以自肥。屯其膏而不施。則怨忿毒惡之氣滿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8

天下。民病其上。恐其不亡。欲求得存能乎。故君子欲益其身者。先以
益夫天下之民。民安而後身安。故有德者始能安其身。而動無不宜。
始能易其心而語無不當。始能定其交。而求無不得。君子之得志於
天下也。君子之不自益其利。而自益其德以致之也。故曰危以動則
民不與也。懼以語則民不應也。無交而求。則民不與也。君子則必不

蹈此過失。非君子則必有此過失。殆已有其過失。則人民皆不相與。
天下怨恨。即招攻伐殺身之禍矣。故曰。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。易曰。
莫益之。或擊之。立心勿恒。凶。蓋深戒為上者。貪欲以聚斂也。而今日
則為尤甚焉。明夫治國之道。則知刑民之方。先富後教。教而不從。則

以刑罰威之。此所以論噬嗑於損益之後也。君子之人。禮義可以化
之。小人之輩。非藉威刑不可治也。天下之善。由積累而成。天下之惡。
亦由積累而致。善大而海內。蒙其庥。惡大而國家受其害。故君子治
國理民。必以遏絕小人為惡之心為必要也。小人不知道義。以小善
為無益而不為。以小惡無損而為之。故其凶惡之事。恒積累而不可

掩。罪大而不可解焉。非以刑罰法之不可也。噬嗑之卦。所以有何校
滅耳凶之辭也。
小人習於惡。而未可以禮義化之。不得已則因其所畏。與其所願。而
施以賞罰焉。故曰。小人不恥不仁。不畏不義。不見利不勸。不威不懲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三章-第一節-69

小懲而大誡。此小人之福也。易所謂屨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。前之
何校滅耳凶者。因其為惡不悛耳。此之屨校滅趾無咎者。因其小懲
而大誡也。易之為道。無論君子小人。一皆貴乎戒懼而知懲悔。既懲
悔矣。則不復為惡。其所過不過若履氷何校。而僅滅其趾。不至於滅
耳沒頂之凶。所以為無咎也。若夫君子則不然。君子立身事主。修其

德日加培養。必求其充實而光大。養其力日加歷練。必求其有餘而
能濟行其智日益審慎。必求始終完全。然後敢出而謀人家國之大
事。若使自身仁有所未信。勇有所未決。智有所未審。則寧學焉而不
敢妄仕。故鄭子產有言。學者而苟以仕為學。如翦美飾而不擇也。烏

乎可。故天下惟有至德。而後能盡高位。有大力而後能負重任。有明
智而後能識幾微。不識其幾。何可以謀國。不稱其任。何可以任事。不
在其位。何可以服眾。苟德薄而位則尊。知小而謀其大。力微而任夫
重。未有不蹶而仆者。故鼎之折足而覊公餗者以此也。德智不濟而
力不勝。故聲嘶力竭。而其形渥。安得不凶。皆不勝任之過也。故曰君

子學而優則仕。不輕以國家人民為草菅也。後世青年不學。一旦足
履海外。歸即製錦當塗。其不免有所貽誤。蓋亦意中事也已。
人所立身。智仁勇也。智無以見幾。仁無以悅民。勇無以肩重。則其德
能不足。已可知矣。以不足之德能。苟自隱伏而不動。猶之可也。苟有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四章-第一節-70

所妄動。則必至於困窮矣。易所謂困於石據於蒺藜者是已。因其德
知勇力之不逮。故若行路而遭遇亂石。反而別行。則又遭遇蒺藜而
受其刺焉。既不能前進。但有據守此蒺藜之間莫能出矣。殆其不能
前進。而又無他途之時。則不得不廢然反其家室。然而岐途多誤。窺
伺有人。家已非其家矣。故入宮不見其妻。凶。昔春秋時。齊之崔杼。因

與慶封同惡。及遭家難。又為慶氏所離間。使兵圍攻崔氏。而殺其子。
及送崔杼歸家。而杼妻棠姜已縊。蓋已無家可歸。而杼亦自縊。正當
此卦爻也。故曰非所困而困焉。名必辱。非所據而據焉。身必危。既辱
且危。死期將至。妻其可得見耶。蓋此卦與前豫正相對照。彼係遇介

遇石。一剛一柔之物也。此係遇石遇蒺藜。亦一剛一柔之物也。但彼
得剛柔之宜。故能知幾。此失仁智之道。故死期將至。見幾則為萬夫
之望。昧理則不免亡妻而喪其身焉。德之不可不修。位之不可不慎。
有如斯夫。所以次鼎於噬嗑。又次困於鼎者以此耳。後人不知。亂其
次序。遂使大義不明。今更為考正之。而特與講明如此云爾。

第十四章
第一節
子曰。夫易何為者也。夫易開物成務。冒天下之道。如斯而已者也。是
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。以定天下之業。以斷天下之疑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四章-第一節-71

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。仰則觀象於天。俯則觀法於地。觀鳥獸之
文。與地之宜。近取諸身。遠取諸物。於是始作八卦。以通神明之德。以
類萬物之情。是故剛柔相摩。八卦相盪。鼓之以雷霆。潤之以風雨。日
月運行。一寒一暑。火水相濟。一質一文。
作結繩而為網罟。以佃以漁。蓋取諸離。

包犧氏沒。神農氏作。斲木為耜。揉木為耒。耒耨之利。以教天下。蓋取
諸益。
日中為市。致天下之民。聚天下之貨。交易而退。各得其所。蓋取諸噬
嗑。

神農氏歿。黃帝堯舜氏作。通其變。使民不倦。神而化之。使民宜之。易
窮則變。變則通。通則久。是以自天祐之。吉無不利。黃帝堯舜。垂衣裳
而天下治。蓋取諸乾坤。
刳本為舟。剡木為楫。舟楫之利。以濟不通。致遠以利天下。蓋取諸渙。
服牛乘馬。引重致遠。以利天下。蓋取諸隨。

重門擊柝。以待暴客。蓋取諸豫。
斷木為杵。掘地為臼。臼杵之利。萬民以濟。蓋取諸小過。
弦本為弧。剡木為矢。弧矢之利。以威天下。蓋取諸睽。
上古穴居而野處。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。上棟下宇。以待風雨。蓋取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四章-第一節-72

諸大壯。
古之葬者。厚衣之以薪。葬之中野。不封不樹。喪期無數。後世聖人易
之以棺椁。蓋取諸大過。
上古結繩而治。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百官以治。萬民以察。蓋取諸
夬。

謹按第十四章。係今本上篇第十一章第一節。下接下篇第一
章第一節。下接上篇第一章第二節前六句。改增節未之文曰。
火水相濟。一質一文。二句。下接下篇第二章全章為文。
宣聖講義

本章發明易道之大作用。即以講明前此所謂以制器者尚其象一
句要旨。聖人之道。此大事居其首要。非此則人民無以生活。而進益
文明。而有知至於今日也。故以講明各卦爻後。繼續講此。舊簡錯落。
茲復正之。開端言易果何為者也。易乃開物成務。冒天下之道。如斯
而已者也。冒天下之道。謂庇覆天下人民為之制作也。如斯者如包

犧氏。神農氏。堯舜各帝所取之象。以制作而言。蓋以此一小節。領起
後各節也。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事。以定天下之業。以斷天下之疑。
即謂諸聖帝所為所作所教之各種取象以利用。使天下人民無不
通工易事。各得其利而人道大成。社會大盛。利源益啟矣。故寒暑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四章-第一節-73

而天道順。農事乃修。質文易而地道大成。政治乃明。從茲重重進益。
無非天地火水山澤風雷之作用。互相發展。而人道更備矣。故自包
犧以下。堯舜以來。至於文周之際。莫不取易之象。即莫不在八卦剛
柔陰陽互相陶鑄之中。但以簡易而漸達繁賾。由古樸而漸趨文明。
此亦出震見離必然之次序也。故自離至於乾坤。自乾坤至於夬。其

為象為器為治。皆此義旨。而一貫以演化焉。視雖繁賾。寔則猶不能
出乎乾易坤簡之原則也。惟其易知。故列聖觀象。而各取其則以制
其器。惟其簡能。故列聖各因其器以利其民。此所以為易以統險。簡
以系阻也。神妙而自合。費用不煩。民力不敝。為之而為序。行之而不

殆。故歷久彌新。出神入化。故曰通其變。使民不倦。神而化之。使民宜
之。易窮則變。變則通。通則久。天所以自古及今。常祐聖人。使其以道
利民。而成其終始也。
自離以取象。為結繩網罟之器。蓋所以為民食而行民教者也。上古
無五穀。故以漁畋為食。無文字。故以結繩為記。今以繩之結也。既可

以制網罟。亦可以制文字。故一事而兩利焉。及神農取益之象。以作
耒耜之器。而後天下粒食。取噬嗑之象。以為日中之市。聚天下之民。
而通其財貨。交其有無。而後民食民用乃益便利。至黃帝為衣裳。使
天下有服有章。上下尊卑以辨。政教事物以明。則取夫乾坤之象也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四章-第一節-74

蓋乾坤者所以為政教之門。出震見離。至是乃備焉。故曰。承乎乾而
致役乎坤也。(坤位居離之次。所以承乎乾德。故衣裳文物之制見
也。)乾坤之盛有如此。所以為上中古聖人所取法。而開夫文明之
盛治。傳之數千秋。直至今日(但今又有由盛而衰之兆。短胡效胡
人。非聖意矣)者也。衣裳既制。猶慮民之無以行遠而致其利用也。

乃取渙之象以為舟楫。而致遠以通利焉。然後民得互相交接而補
助焉。於是利乃益溥矣。又取隨之象。以為服牛乘馬。引重致遠。交其
水陸之便。易其有無之貨。則窮壤之地。亦皆可至。而無偏枯之患。民
生於是益滋矣。又取渙之象。為合夫隨與豫之卦。而成行與往相互

維持之道。豫者備也。故取其象為重門擊柝之事。使民深居而內藏。
無盜賊搶掠之害焉。其所以衛民者至矣。又取小過之象。斷木為杵。
掘地為臼。以為人民舂研食用之利焉。其可以濟民者至矣。又取睽
之象。為弧矢之器。以兵衛國。而威天下不道之徒。使各知懼而不敢
害吾民焉。其仁義行道而保夫天地人者。可謂至矣。上古聖人。不免

穴居而野處。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。上棟下宇。以待風雨。則取象乎
大壯也。古之葬者。以薪覆之。藏之中野。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椁。則取
乎大過之象也。上古結繩而治。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。百官以治。萬
物以察者。取乎夬之象也。始於離而彰於乾坤。備於渙隨豫小過。成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五章-第一節-75

於睽而完於大壯大過夬者。所以為政為教。為生為歿。為出為處。為
武為文。所以佑民而維持此世道者。於是無微不至。而極其變化無
方。神妙不測之道。非易其孰能盡之。非古聖之取象乎易。其孰能施
而行之。以利萬世如此者乎。丘故講而明之。使後世之占卜。與取象
制器者。如明此理。庶乎其有大利於四海之外。豈但吾中國一隅之

地而已哉。
宗主附注
此文原有火水相濟山澤相通句。後人遺失。因後文所取象之火
雷噬嗑與風水渙。是火水相濟之見端也。諸如此類。後儒皆不之

知。不能不為注出。又本章完全為吾國科學上種種之發明。及推
進在世界史上為最古。即今日東西各國之文明。無不胎孕於斯。
在古代吾國各種物質未能發現。而古聖已自尋覓種種物性。以
利用之。如鑽燧改火。刳木為舟等。已經發見電能與力能之原子
所在矣。不過恐其漸精漸巧。至於害人。故不肯再為推演。此吾古

聖教人物質應用之微義。即在此也。
第十五章
第一節
易之興也。其于中古乎。作易者。其有憂患乎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五章-第一節-76

是故履。德之基也。謙德之柄也。復。德之本也。恒。德之固也。損。德之修
也。益。德之裕也。困。德之辨也。井。德之地也。巽。德之制也。
履和而至。謙尊而光。復小而辨于物。恒雜而不厭。損先難而後易。益
長裕而不設。困窮而通。井居其所而遷。巽稱而隱。
履以和行。謙以制禮。復以自知。恒以一德。損以遠害。益以興利。困以

寡怨。井之辨義。巽以行權。
謹按第十五。係今本下篇第七章。全章為文
宣聖講義
本章繼前以制器者尚其象。而言以動者尚其變之要旨。所以叫應

前十二十三章所繫之辭也。十二十三章言卜筮者尚其占。此則復
就前舉之各卦中。而再示其德能與變化。或前繫所有。或前繫所無。
一一為之推解。而致之於應用也。聖人教人修德應變之事。無微不
至。有如此也。大凡人類之處世。所以必須防備而預知者。不為安樂。
不為行事。而惟在憂患之一事也。人之所以勤勤於其生活者。欲免

此憂患而得安也。惟能免此憂患。則大不易也。因人與人相處。本自
不易。又有上下親疏之分。出入升降之勢。彼此互相之間。其中種種
關係發生。苟無其德。未有不躓而顛者。未有不陷而窮者。此人類憂
患之所由生也。易之作也。在使人預知此憂患之所在。而利用卦象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五章-第一節-77

與自身動機。以參究其變化焉。則所以處之之德。自然顯著於卦爻
之中。此所謂以動者尚其變也。夫人生而有倫理。乃天然之性。亦實
見於天然之象。故上下君臣父子為其基焉。所謂人生三事之如一。
今觀上天下澤之象。而知履卦為德之根基也。天者君父師之道也。
履之而敬其事。則德音莫違。而諸事皆吉矣。不觀之水山之象乎。水

山為謙。蓋水性本就下。又在山上。其勢不得不下行。下行者謙之天
性也。人道本此天性。以謙自處。則凡弟兄朋友夫婦之間。無不和氣
洋溢。盈滿天地之間。任何不祥之事。一遇此謙字。皆消化於烏有。是
此謙字。能執德性無上之權柄。而可以消解一切憂患之事也。然謙

雖美德。必須發於天理。而根於人之中心。非可偽而為之也。故又貴
乎復焉。復者雷居地中。群陰凝固。一陽初動。正是一線天機。由中發
現之會。俗人愚夫。皆知禱求
上帝。而不知
上帝原在人之心性中。由此一動而現前焉。倘善於自修者。速趁此

機會。在吾性中
上帝之前。懺悔一切。而擴充其本體。則
上帝永為吾身心之主宰而不去。吾又何憂德之不純。何憂患難之
來侵乎。故曰復德之本也。顧主宰雖安。天良雖現。尚恐其一暴十寒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五章-第一節-78

有暫而無有久也。是又當取象乎恒。恒之為卦。久於其道者也。所謂
日月得天而能久照。君子法乎恒。則能以修身而齊家。凡所以持身
作則者。無所不得其正。詩云。刑於寡妻。以御於家邦。所以處人夫妻
室家者。非恒不可。能處家則能治國矣。故曰恒。德之固也。德已固矣。
家與國將正矣。而不能損上以益下。博施而泛濟。則民不可得。而有

禍患仍伏於肘腋隱微之間。未可忽也。故君子務親其民。而廣其恩
惠以此也。故曰損德之修也。德修於民。而民懷之。然後可以取於民
下之奉上。上之憂下。胥由益之道也。故益能安國安邦。而興大利焉。
故曰益德之裕也。天下久安。則必生怠忽之事。而困之運會至矣。然

君子處困。不與小人同。小人處困則必窮。君子則能安能謙。能復能
恒。能益能損。無所往而不自得。雖處極困之中。上不怨天。下不尤人。
惟己德之是修。惟人利之是讓。能辨別一切是非利害。而不貪不忮。
而不妄動焉。故憂患不能終困也。故曰困。德之辨也。處困不撓。必有
以自通。自通者何所恃。恃夫井之道也。井之為卦也。其水其風。互相

吸引。雖居其所。而泉源自達。無有窮盡。故其為利。常可以安天下。而
救其憂患焉。故曰井。德之地也。井非水之自能為力也。由於風力所
至。故君子必又利用巽風以行其權焉。天下事至繁至賾。不可究詰。
而要之各有其機。明其機而迎其風氣之所趨。巽順以應付之。未有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六章-第一節-79

不得其竅要。而中其肯綦。解其煩難而免其憂患。此動變之最神者
也。故曰巽。德之制也。知此理矣。更進而推此九卦之內情與外行。即
可以應世而達其一切之權變。所謂履和而至。謙尊而光。復小而辨
於物。恒雜而不厭。損先難而後易。益長裕而不設。因窮而通。井居其
所而遷。巽稱而隱。皆九卦之內情然也。履以行和。謙以制禮。復以自

知。恒以一德。損以遠害。益以興利。因以寡怨。井以辨義。巽以行權。皆
九卦之外行然也。苟知前所講諸義。則無不明瞭後二節。不過反復
以推言之而已。不必固執文字。此則應用之道。聖人所以教人避凶
趨吉。而免其憂患者也。後人其敬察之哉。

第十六章
第一節
夫乾。天下之至健也。德行恒易以知險。夫坤天下之至順也。德行恒
簡以知阻。
將叛者其辭慙。中心疑者其辭枝。吉人之辭寡。躁人之辭多。誣善之

人其辭游。失其守者其辭屈。
變動以利言。吉凶以情遷。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。遠近相取而悔
吝生。情偽相感而利害生。凡易之情。近而不相得。則凶。或害之。悔且
吝。

下經-12-繫辭-講義-第十六章-第一節-80

能知其言而候之幾。能說諸心而研諸慮。定天下之吉凶。成天下之
亹亹者。是故變化云為。言事有祥。象事知器。占事知來。
易之興也。其當殷之末世。周之盛德邪。當文王與紂之事邪。是故其
辭危。危者使平。易者使傾。其道甚大。百物不廢。懼以終始。其要無咎。
其孰能與於此哉。古之聰明睿知。神武而不殺者夫。此之謂易之道

也。
謹按第十六章。係今本下篇第十二章第一節。下接第五節。下
接第四節。下接第二節。但有錯簡。今正之如下。能知其言而候
之幾。能說諸心而趼諸慮。下接原文。(吉事是言事)下接第十一

章全章。並取上篇第十一章第二節末二句為文。
宣聖講義
易繫辭以天地設位章節開始。而詳言乾坤之性能作用。以啟六十
四卦之旨。及其結也。亦仍以此旨收足乾坤性能作用。而詳示聖人
體驗之大道。為之逐節講明。而卒言易之所興。與其終始之要。所以

利天下後世者。亙古不息。而於是易之作用乃全見。繫辭於是告終
焉。乾易知。坤簡能。前已數言之矣。茲復云然者。特以發揮乾於易之
中而能知險。坤於簡之中而能知阻。所以必貴知險知阻者。以乾坤
包羅萬象。情偽萬變。遠近互易。愛惡萬端。吉凶互錯。故不可不於至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81

易之中以知險。不可不於至簡之中以知阻。知險則情偽難逃。而遠
近可處。知阻則愛惡難偏。而吉凶可見。此聖人貴體乾坤。易以知險
簡以知阻之德也。乾所以能至易而又知險者。以其本性至健故也。
乾坤至此。皆貴乎知。則知此知字。即前所謂知以藏往。神以知來之
知。此知非他。蓋天一之精。坎所在也。於人為腎。亦即地二之粹。離所

在也。在人為心。二者乾坤之所生發而成全者也。故先天八卦以之。
今更推言此理。不但為卜筮之用。亦正可以為修身治國歸極之用。
而深研其幾也。後世丹訣多出於斯。丘則未遑及之耳。識此知字。然
後可以為人。處乎天地之間。故大學貴致知耳。知之致也。必先知物

之理。故又貴乎格物。物之情偽。莫過於言辭。故尤貴乎知言也。前所
謂聖人之道。以言者尚其辭。亦含有是旨。人情有之。而易卦亦有之。
但能於六十四卦中。細細體察。則皆可知。即將叛者其辭慙。中心疑
者其辭枝。吉人之辭寡。躁人之辭多。誣善之人其辭游。失其守者其
辭屈是也。

孟軻注。此即軻所謂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也。至大至剛以直養而
無害。則塞於天地之間。所以然者。在知言。知言即為天地浩然之
大作用。所謂淫辭知其所陷。邪辭知其所離是也。此知字內精粹
之至。即宣聖今所講者也。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82

能知言。則於一切之變動。及其穿插出入。皆可知之。人不外乎性與
情。而因其言辭可以察識其情之所在。而其變動亦可以知矣。正如
卦爻之陰陽。地位之剛柔。一一考核而不可逃於聖人知識之外。亦
即不可逃乎一般卜筮者知識之外。變動既可以利害知之。吉凶亦
可以情偽辨之。所有一切愛惡悔吝。皆可以觸事而明。卦爻之近而

異趣者。必不相得。不相得則害生。故凶。而悔吝是成。欲求免憂患者。
先須防此。故於遠近愛惡之間。三致意焉。然此皆根於知字而來。誠
能體乾易以知險。坤簡以知阻之性能。而知夫言。會諸心。而候夫事
務之先幾。以研諸吾慮。則可以定天下之吉凶。成天下之亹亹。能如

此則自然以言者得其辭之所尚。故云有祥也。(祥者兆與果也)
以動者得其變之所尚。故曰云為也。以制器者得其象之所尚。故曰
知器也。以占卜者得其幾之所尚。故曰知來也。此皆根於知字。亦皆
成於知言。所謂心者火之用。所謂慮者水之精。所謂言者物之險。所
謂幾者物之阻。必能明此。而後聖人四道乃行焉。此道即易之道。亦

即聖人之道。不過上古聖人。但示易象易數易意。而未示易辭。及乎
中古。乃生文周。於是易之道大明。當殷末世。文王與殷紂之時。文王
因於羑里。而作卦爻之辭。乃有今文。故其為辭。皆危戄之言。危者欲
其平也。易者欲其傾也。危不期平而自平。易不期傾而自傾。所謂無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83

平不陂。無往不復之大旨。蓋猶是聖人戒懼欲免憂患之道也。易之
旨如此。而易之道則旋乾轉坤。瀰天際地。而中則薈萃人類與萬物。
無有不備。無有不精。無有不化。故其為道甚大。百物不廢。然而以戒
始。以懼終。非聖人不能體而行之。聖人之體此。非欲以有為而有所
得也。其心不過欲自身與天下之人。皆得無咎而免乎憂患而已。聖

人之處心積慮如此。故至仁至義。而無一毫私意及殺心存於其中。
故天下之人。雖欲不歸而不能。故曰其孰能與乎此哉。古之聰明睿
知神武而不殺者。夫惟有此種聖人。始能體夫易之大道也。故曰此
之謂易之道也。道不徒行。必待其人。聖非難事。修而行之。則必至焉。

如握左券然。後世當紛亂之時。曷不速興乎哉。
孟注。此即軻所謂待文王而興者凡民也。又曰五百年必有王者
興。皆指極亂之世。必賴有志之聖賢。共同努力以救之。且不可將
聖賢看得過高。聖賢只是常人。將心澄得定。將人與物看得分明。
將事作得去。便是聖賢矣。今日正需此等人。所以上玄興此教者。

亦正為此等時期。而預備此等人才也。不幸段吳諸人皆先逝。今
則弼緯悟諸子。碩果仍存。甚望體而行之。進以勉求所謂無咎者。
則後福豈可言喻乎。勗哉勗哉。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一章-84

說卦傳
第一章
昔者聖人之作易也。幽贊于神明而生蓍。參天兩地而倚數。觀變于
陰陽而立卦。發揮于剛柔而生爻。和順于道德。而理于義。窮理盡性。
以至于命。

昔者聖人之作易也。將以順性命之理。是以立天之道。曰陰與陽。立
地之道。曰柔與剛。立人之道。曰仁與義。兼三才而兩之。故易六畫而
成卦。分陰分陽。迭用柔剛。故易六位而成章。
謹按首章自今本昔者之二節為文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一章-85

宣聖講義
說卦者。說卦之性命與作用也。天地人三才。皆有其本性本能。性之
發現。是為人之命。能之見端。是為造化之作用。故人之性命。本於天
地。天地之性。存於太極。太極之至一至尊而無貳無外者。乃為太一
主宰。禮記所謂禮之大本出於天。本於太一是也。此乃天地之本性

所存者也。自此本性發為功用。則現為乾坤。所謂參天兩地而倚數
者是也。太一之主宰真神。無以自見於人。乃有河圖洛書與蓍草之
出生焉所。謂幽贊于神明而生蓍者是也。八卦由此而運用。聖人由
此而占卜。而學問而修行。而歸極焉。故曰窮理盡性。以至於命也。至

於陰陽剛柔之關于八卦者。前于繫辭中皆已詳講。茲不更及。惟和
順于道德一句。世人多忽。不知道者。自然之趨勢。乃天行者也。其中
含有運數在。德者人所修得之天性。純善無惡。含有仁義之本能。在
而天行者每趨于極端。賴人有德性行為以調和而挽回之。故曰和
順於道德也。因天道有善有否。世運有泰有否故也。此等處必賴聖

人之有以和順之耳。
宗主附注
本文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。窮理盡性以至于命。二句有極大作
用。 宣聖既發明如前。茲恐人不識聖意所在。故更注之。和順者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二章-86

由此八八六十四卦中所示而和順之。因而以為人事上之一切
條理。使無不合于義也。窮理亦由易卦之作用。及一般象變而窮
其理。推而至於天下萬事萬物。莫不各窮其理。故能於窮理之後。
又體易義以盡己之性也。若能盡己之天性。即可以圓滿天命之
分量。故一蹴而已至於命也。

易之大作用。聖人以之順性命之理。上承天。下法地。自盡其本性
之自然。擴充之至於分量。(即滿天地之量。非聖人不可)是以
立天之道曰陰與陽。立地之道曰柔與剛。立人之道曰仁與義。天
地人三才已通。而後卦乃見。以此三才而兩之。則六畫而成全卦

也。又疊分陰陽與剛柔。而成六爻之位。因成章焉。此易之大用。亦
即聖人之大用者也。
第二章
天地定位。山澤通氣。雷風相薄。水火不相射。八卦相錯。數往者順。知
來者逆。是故易逆數也。

雷以動之。風以散之。雨以潤之。日以晅之。艮以止之。兌以說之。乾以
君之。坤以藏之。
謹按第二章。自今本天地定位節至下一節為文。
宣聖講義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二章-87

此乃專言天地造化及生成人物之道。天地造化。皆不外易之八卦。
而此八卦所現於造化之中。而呈其功用者。則惟首賴八卦中之乾
坤。將先天太極之主宰功能。為之定其位焉。成天于其上。即其表也。
成地于其下。即其裡也。天地既定其位。於是更以後天之山與澤。通
其陰陽之氣。共分二種。居其裡者。乃由太極中樞之吸收力。將澤至

山間之一切物性及氣感。吸納至于艮宮。復自艮宮發此氣于震巽
二宮。而一切之死生乃轉輪焉。此山澤通氣為裡面之造化也。至於
第二種。則為外。即表面之作用。由太極中樞之日光吸力。將澤與乾
坎後天變水之氣。吸引而起。至于艮山之表。乃成為泉源及雲雨。霈

然布諸天地之間。而人物乃得生成及養育焉。於是雷風為之相薄。
而助其功。水火互倚。而不互激。以助其用焉。而八卦互相交錯。各呈
其能。人物乃成。世運乃建。聖人所以由易數之往者。順其道以輔成
造化。復就易數之未來者。知其幾微以挽救運會。然易貴在測知未
來之事。故易為順天性而逆天數之道。故曰易逆數也。天數即天行。

有一切陰霾柔賊及灾害存於其內。故不得不逆之。前所謂和順于
道德。已有此意。治經者勿忽。知此造化作用。然後再示八卦之對于
生育人物者而言之。八卦中於天地生育最有大關係者。震雷所以
主動者也。巽風所以主散者也。坎水所以主潤者也。離曰所以主晅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三章-88

者也。艮山所以主止者也。兌澤所以主說者也。乾天所以為之君者
也。坤地所以為之藏者也。八卦各行其所事。而萬物與人乃得生成
矣。此八卦之最要性相及功用者也。
第三章
帝出乎震。齊乎巽。相見乎離。致役乎坤。說言乎兌。戰乎乾。勞乎坎。成

言乎艮。
萬物出乎震。震東方也。齊乎巽。巽東南也。齊也者。言萬物之潔齊也。
離也者明也。萬物皆相見。南方之卦也。聖人南面而聽天下。嚮明而
治。葢取諸此也。坤也者。地也。萬物皆致養焉。故曰致役乎坤。兌正秋

也。萬物之所說也。故曰說言乎兌。戰乎乾。乾西北之卦也。言陰陽相
薄也。坎者水也。正北方之卦也。勞卦也。萬物之所歸也。故曰勞乎坎。
艮東北之卦也。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。故曰成言乎艮。
謹按第三章。自今本帝出乎震至萬物出乎震二節為文。
宣聖講義

易之要領。全在太極。太極之氣。本諸先天。先天無所謂氣。名之曰炁
包。蓋其為物。非氣非液非固。亦無一物在也。但是洪濛一團而已。此
一團元炁。內翕外張。忽然開合。乃為太極。太極之至精至一之發。是
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三章-89

無上昊天太乙至尊之本體也。此本體居於至妙之境。非天上。非人
間。又即人即天。而不在其有形之器。無以名之。名之曰妙山也。此山
字即太極所具之艮方也。真宰由坎水而現。於艮方而出。過震方而
來。故世人但見其出於震方。而不知其居於艮方。息於坎方。存於乾
方也。此真宰將欲行方運化時。所有之方向卦位。故曰帝出乎震。齊

乎巽。相見乎離。致役乎坤。說言乎兌。戰乎乾。勞乎坎。成言乎艮也。凡
言乎者於之辭也。其或出或齊。或見或役。或說或戰。或勞或成之者。
則太一真宰玄穹上帝行方之自然性能然也。即至震方而為出。至
巽方而為齊。至離方而為見。至坤方而為役。至兌方而為說。至乾方

而為戰。至坎方而為勞。至艮方而為成者也。此皆上帝之行方功用
也。是以定其方曰。萬物出乎震。震東方也。齊乎巽。巽東南也。齊也者。
言萬物之潔齊也。離也者。明也。萬物皆相見。南方之卦也。聖人南面
而聽天下。嚮明而治。蓋取諸此也。坤也者。地也。萬物之所致養也。故
曰致役乎坤。兌正秋也。言兌則萬物皆所說而有澤。收成之時也。故

居正西。乾西北方之卦也。言陰陽相薄也。故曰戰也。坎正北方之卦
也。勞卦也。萬物之所歸也。故曰勞乎坎。有所勞必有所休息。有所休
息必有所開端啟行。故艮居於東北。而承坎也。故曰萬物之所成終
而成始也。故曰成言乎艮也。此等皆上帝玄功。亦即造化妙理。佛教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四章-90

所謂輪迴。耶教所謂主能。所謂輪迴。在海山之間。實即山澤通氣。兌
坎艮之功也。所謂主能。可以造成一切。即出齊見役說戰勞之意也。
但名字不一。而傳之者或有出入。所以分為各教。至今有門戶之見
存焉。其實五教皆此一脈相傳。同本共源。無非真宰玄功妙用所包
羅也。

第四章
神也者。妙萬物而為言者也。動萬物者莫疾乎雷。橈萬物者莫疾乎
風。燥萬物者莫熯乎火。說萬物者莫說乎澤。潤萬物者莫潤乎水。終
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。故水火相逮。雷風不相悖。山澤通氣。然後

能變化。既成萬物也。
謹按第四章。自今本神也者妙萬物一節為文。
宣聖講義
所謂神。即上玄昊天太一主宰行方之神。此神之主體。為太一之本
身。此神之客體。為太一之分化。所謂五方上帝等位是矣。但神位不

一。帝分五位。神分六位。六位者正即此六卦之精能者也。然此六神。
仍是大一之一炁化成。並非有二。故西教又曰只有一位上帝。能妙
造萬物。正指此言也。不知吾中國早已發揮此理於易之中。易由乾
坤之蘊。發為六神之功。所謂神也者。妙萬物而為言者也。此神字指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四章-91

本體言。下方指化生言也。所謂動萬物者莫疾乎雷。橈萬物者莫疾
乎風。燥萬物者萬熯乎火。說萬物者莫說乎澤。潤萬物者莫潤乎水。
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。六神之能為及功用。於是皆見矣。故水
火相逮。雷風不相悖。山澤通氣。然後能變化。既成萬物也。此乃前所
講之理。不過反復發揮之而已。前先言山澤通氣。而後言雷風。此則

先言水火。而後言山澤通氣者。因重造化之合氣也。造化非水火不
能合其氣。蓋水火即陰陽二氣之實質也。必有水火之相逮。而後萬
物之氣以胎。然後山吸澤之氣而轉輪夫造化之機軸焉。其成於兌
者。薄於乾。歸於坎而終於此艮山之西麓。又開始於艮山之東麓。其

間主者。即艮山之神是也。世間所祠之東嶽大帝。主一切人類物命
之生死者是已。但儒者歷代無能通此天人之學者。故迄未講明之。
宋朱熹作正義於此。但注曰未詳。實因其未知故耳。此則一一為之
指明。洩天地之秘。露造化之機。無非欲以行教救世。使永免灾劫者
也。勉體丘之微旨。為斯世造福。庶乎無負此經。此章發明造化。及太

一真主之神功。可謂至精至詳。無以復加。故丘於明經學說中。特命
各弟子。將此旨提出以示於世。亦正救世之心也。
宗主附注
神妙萬物章。重在山澤通氣。能變化既成萬物一句。此中含有哲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四章-附注-92

學。及所謂地文地質之學。茲為發明之如下。蓋天地初生。由先天
炁包澎漲分裂。而為日月地星之體。是以日含太一之至精。能以
純陽之炁。生生不已。而吸收各地各星。順行逆轉于天界中。天文
家謂之軌道。分遠近而謂之赤黃各道。地與群星皆孕有日之元
炁。故亦具有相當之元陽熱力。月則獨具有日之反性。而成純陰

之物。此地亦孕有月之元陰。而成為水分。故易之乾實包離而言。
坤實包坎而言。乾之施其功於離也。必賴坤之坎以成之。坎之見
為兌澤。澤者海河江湖之類也。離之輔為艮山。艮山者嶽麓諸尊
是也。凡地中之水。由地之中心熱力所吸聚。而地表之江河諸水。

皆歸於海。復由此熱為之上提。而海底之水皆由其尾閭以復升
於各陸地山脈之頂。而成為泉源。即各山瀑布流泉等是也。而所
謂兌澤之神所收所過。與乾金坎水行其造化之力。即將百物萬
靈送由此水氣。而達入艮山。是處有轉關之機。一動而六道皆轉
矣。更由震宮隨上帝之功用。而出現於世間。此人物歸納生發一

切死生之大轉圜也。各教不同其名。而惟儒教易道講此理最精
且明。但世人不能體識之耳。此所謂山澤通氣。然後能變化既成
萬物者也。而其初則由於日之火。地之坎。兩相迎合吸聚而來。有
地中之聚。即有天空之風雷以應之。而後山澤乃通。內以行萬靈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五章-93

而輪回之。外以施百物而膏澤之。(謂行雨露也)此造化之全
功。要皆太一真宰神化之妙用。故曰神也者。妙萬物而為言者也。
故次敘震巽離兌六神。以明真宰上帝之神功如此也。
第五章
乾健也。坤順也。震動也。巽入也。坎陷也。離麗也。艮止也。兌說也。乾為

馬。坤為牛。震為龍。巽為雞。坎為豕。離為雉。艮為狗。兌為羊。乾為首。坤
為腹。震為足。巽為股。坎為耳。離為目。艮為手。兌為口。
謹按第五章。自今本第七第八第九三章為文。
宣聖講義

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之八卦。各有其性情及物象。與人體之象。今合
此三者為一章而講明之。自乾健也。至於兌為口句。凡八卦之性情。
乾之性健。坤之性順。震之性動。巽之性入。坎之性陷。麗之為離。亦其
性也。止之於艮。亦其性也。說之於兌。亦其性也。此性之發。即其情之
所必現者。惟有其情。故有其象。乾之性健。故其情必欲飛騰行走。故

其象為馬也。坤之性順。其情必現為柔服負重。故其象為牛也。震之
性動。其情必現為奔放變化。故其象為龍也。巽之性入。其情必現為
翕聚參雜。故其象為雞也。離之性麗。其情外文而內柔。故其象為雉
也。艮之性止。其情上陽而下陰。故其象為狗也。兌之性說。其情上陰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五章-94

而下陽。故其象為羊也。坎之性陷。其情必入於坎凹。而外陰內陽。為
萬物所終。故其象為豕也。人物皆終於豕。而開於犬鼠之間。故八物
以之為重。後人十二辰。以狗豕為結。而以鼠牛為始者。正此理也。吾
恐世人不明。特將坎象殿於其後講之。亦以此耳。知此八物。然後再
明八體。八體者。八卦之關于人身體之象也。乾之在人為首。坤為腹。

震為足。巽為股。坎為耳。離為目。艮為手。兌為口。此等身體之功用官
骸。凡遇有卜筮及行事者。各以其類求之。無不應騐如神也。此易八
卦之分說如此也。分八卦之性。及其物象。官骸而於每節中合講之。
如上所云。而八卦共同之本。及其生育變化。錯諸萬物者。則如下章

及各章所言也。茲不及之矣。
宗主附注
乾為馬。坤為牛。震為龍。巽為雞者。乾之本體。在人間為馬也。非謂
在天之乾也。凡此後皆就卜筮之類言之。卜筮不離人事。為此所
取物象。皆為人所常見常用之物也。但言其近以賅其遠耳。然龍

實生於馬。故乾在造化上之象為龍。而在陸地人事上則為馬也。
坤之服役于人者。莫過於牛。故取牛象耳。然牝馬多出乎牛。其性
同也。而在空廓之坤象取牝馬者以此。震乃乾所成之男也。故其
象為龍。此龍乃水龍。昔神龍出水。化為馬。負河圖以示伏羲。故在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六章-95

陸則為馬。在水則為龍。龍者馬之子。震為長男。故其象為龍也。巽
為坤所成之長女。故蒂其性於牛。而為雞也。牛生羽則為雞。雞去
羽還為牛。吾國古代。如此見漢魏三百六十四家叢書。而清人聊
齋誌異。亦記有牛雞之事。即此等兆與象也。坎為豕。離為雉者。坎
乃乾所成之次男。故其為象亦不離水陸間之畜。豕水泥中物。而

喜居坎窞內。然而亦實龍種也。昔神龍入人間。則化為豕。見唐代
叢書。貞元間及大歷事。可以按知也。(柳注。所記天上七星不見。
蓋化七龍而下降。某法師因救世而求教。乃用法以拘此七龍。市
人但見有驅七豬者入。而天上七星乃變。此即其所記之事也。)

艮為狗。兌為羊之事象。今未宜言。暫從秘云。
第六章
乾天也。故稱乎父。坤地也。故稱乎母。震一索而得男。故謂之長男。巽
一索而得女。故謂之長女。坎再索而得男。故謂之中男。離再索而得
女。故謂之中女。艮三索而得男。故謂之少男。兌三索而得女。故謂之

少女。
謹按第六章。即今本第十章為文。
宣聖講義
乾天也稱乎父。坤地也稱乎母。此一章發揮八卦相生不已之義。及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六章-96

其次序綜錯之所由也。所謂震一索而得男。故謂之長男。巽一索而
得女。故謂之長女。坎再索而得男。故謂之中男。離再索而得女。故謂
之中女。艮三索而得男。故謂之少男。兌三索而得女。故謂之少女者。
言震巽等六子。皆根其性情氣感於乾坤者也。無乾坤之父母。則無
六子。乾坤不交。則六子亦不能生。乾坤與六子不化。則六十四卦亦

無由成。故古代人類簡少。男女配合不分也。而六子與乾坤既生萬
類。而天地百靈萬事萬物。乃皆由此以滋蔓也。而世界遂有今日。溯
其始者。謂之父。謂之母。謂之長中少男女也。非必有其人也。亦非可
以族類辨也。讀書者勿以辭害意也

如性族之分。始於周代以後。殷以前不論也。故舜與堯同族。而相
昏姻。禹與塗山同系。而有配偶者。以德不以類也。若以人事言。則
六子為兄妹矣。安得相合。然而陰陽不合。萬物不生。天高地厚。又
豈得乾交於巽離兌。坤交於坎艮震諸卦乎。此等皆變化之氣感。
不能以人理相論。故

宣聖謂勿以辭害義。知此則知造化。亦知人事及一切倫理之轉
換也。其為事也。非可執泥也。惟情義之所在。故曰天地之大德曰
生。聖人之大寶曰位。世之體乎此者。惟有重其生生不已之道。而
守其位位相總之寶。為至要也。岩附注。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七章-97

第七章
乾為天。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氷為大赤為螫龍為陸龍
為天龍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為衣領為直線為冑。
其為地也在郊。
坤為地。為母為布為釜為吝嗇為均為子母牛為牝馬為大輿為文

為眾為柄。其于地也為黑。其為天也為黃。為下裳為黃帛為囊為履。
震為雷。為龍為玄黃為旉為大塗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竹為萑葦
其于馬也為善嗚為馵足為[魚赤]駒為作足為的顙。其于稼也為反生。
其究為健。為蕃鮮。巽為木。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

為進退為不果為臭。其于人也為寡髮。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
三倍。其為物也。長頭而善鳴。黑赤目。其究為躁卦。
謹按第七章。自今本第十一章前四節為文
宣聖講義
七章自乾為天至巽為木四節乾為天節。為良馬句上。遺失三句。為

蟄龍。為陸龍。為天龍。又為木果下。落為衣領。為直線。為冑。其為地也
在郊。凡此皆補入之。其本義後儒皆已講論。無煩再言。坤為地節。為
子母牛句下。遺為牝馬句。其于地也為黑句下。遺其為天也為黃。又
遺為下裳。為黃帛。為囊。為履。皆補入之。震為雷節。在為馵足下。遺為

下經-12-說卦-講義-第八章-98

[魚赤]駒。巽為木節。在其為人也利市三倍之句下。遺其為物也。長頸而
善鳴。黑赤目。此四節之義。皆為後人所已發。而宋之邵雍。尤多所見。
茲不更贅矣
第八章
坎為水。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為弓輪。其于人也為加憂。為心病為

耳痛為血卦為赤。其于馬也為美脊。為亟心。其為畜也。為負塗之豕。
為下首為薄蹄為曳。其于轝也為多眚。為通為月為盜。其于木也為
堅多心。
離為火。為日為電為中女為甲冑為戈兵。其于人也為大腹。為乾卦

為鼈為蟹為羸為蚌為龜。其于木也為科上槁。其為象也為文章。其
為畜也為牝牛。艮為山。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為洞府為果蓏為閽
寺為指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。其于木也。為堅多節。
兌為澤。為少女為巫為口舌為毀折為附決。其于地也為剛鹵。為妾
為羊為美婢為少艾。

謹按第八章。自今本第十一章後四節為文。
宣聖講義
自坎至於兌。其為馬也為美脊。為亟心句下。遺其為畜也。為負塗之
豕句。離節內末。遺其為象也。為文章。句。其為畜也為牝牛。皆補入之。

下經-12-序卦-講義-99

艮節內。為門闕句下。遺為洞府句。兌節內末。遺為美婢。為少艾句。補
入之。凡上各章節所說之卦。皆就人事上卜筮而言。教人遇此卦者。
以此類求之。如有所尋覓。有所走失。有所歸往。有所仇敵。有所好合。
有所借取。有所賜與。皆視其物象而斷定之。其騐各應如神。不爽毫
髮。故自古及今。奉為成文。丘但取此成文。而照記之。並非丘所說也。

大凡文周得其旨於夏商之際。尚書洪範五行中。已自具此矣。此等
乃天地人之象數如此。含有不可言喻之道。非可以常理講明之也。
故不再論。

序卦傳
上篇
有太極然後有乾坤。有乾坤然後天地之位定焉。故受之以乾坤始
焉。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。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。故受之以屯。屯者
盈也。屯者物之始生也。物生必蒙。故受之以蒙。蒙者蒙也。物之穉也。

物穉不可不養也。故受之以需。需者飲食之道也。飲食必有訟。故受
之以訟。
訟必有眾起。故受之以師。師者眾也。眾必有所比。故受之以比。比者
比也。比必有所畜。故受之以小畜。物畜然後有禮。故受之以履。履而

下經-12-序卦-講義-100

泰。然後安。故受之以泰。泰者通也。物不可以終通。故受之以否。
物不可以終否。故受之以同人。與人同者。物必歸焉。故受之以大有。
有大者不可以盈。故受之以謙。有大而能謙必豫。故受之以豫。豫必
有隨。故受之以隨。以喜隨人者必有事。故受之以蠱。
蠱者事也。有事而後可大。故受之以頤。臨者大也。物大然後可觀。故

受之以觀。可觀而後有所合。故受之以噬嗑。嗑者合也。物不可以苟
合而已。故受之以賁。賁者飾也。致飾然後亨。則盡矣。故受之以剝。
剝者剝也。物不可以終盡。剝窮上反下。故受之以復。復則不妄矣。故
受之以無妄。有無妄然後可畜。故受之以大畜。物畜然後可養。故受

之以頤。頤者養也。不養則不可動。故受之以大過。物不可以終過。故
受之以坎。坎者陷也。陷必有所麗。故受之以離。離者麗。也
下篇
有天地然後有萬物。有萬物然後有男女。有男女然後有夫婦。有夫
婦然後有父子。有父子然後有君臣。有君臣然後有上下。有上下然

後禮義有所錯。
男女之道。不能無感也。故受之以咸。咸者感也。相感則為夫婦。夫婦
之道。不可以不久也。故受之以恒。恒者久也。物不可以久居其所。故
受之以遯。遯者退也。物不可以終遯。故受之以大壯。物不可以終壯。

下經-12-序卦-講義-101

故受之以晉。晉者進也。進必有所傷。故受之以明夷。
夷者傷也。傷于外者。必反其家。故受之以家人。家道窮必乖。故受之
以睽。睽者乖也。乖必有難。故受之以蹇。蹇者難也。物不可以終難。故
受之以解。解者緩也。緩必有所失。故受之以損。
損而不已必益。故受之以益。益而不已必決。故受之以夬。夬者決也。

決必有所遇。故受之以姤。姤者遇也。物相遇而後聚。故受之以萃。萃
者聚。以聚而上者謂之升。故受之以升。升而不已必困。故受之以困。
因乎上者必反下。故受之以井。井道不可不革。故受之以革。革物者
莫若鼎。故受之以鼎。主器者莫若長子。故受之以震。震者動也。物不

可以終動。止之。故受之以艮。艮者止也。物不可以終止。故受之以漸。
漸者進也。進必有所歸。故受之以歸妹。得其所歸者必大。故受之以
豐。豐者大也。窮大者必失其居。故受之以施。
旅而無所容。故受之以巽。巽者入也。入而後說之。故受之以兌。兌者
說也。說而後散之。故受之以渙。渙者離也。物不可以終離。故受之以

節。節而信之。故受之以中孚。有其信者必行之。故受之以小過。有過
物者必濟。故受之以既濟。物不可窮也。故受之以未濟終焉。
謹按序卦上下二篇。皆有遺文。今補之。上篇開端曰有太極然
後有乾坤。有乾坤然後天地之位定焉。下接有天地然後萬物生

下經-12-序卦-講義-102

焉。古文在然後句下。尚有受之以乾坤始焉一句。下篇今文落咸。
古文有男女然後下暗連後文。即後文之二節中。遺落男女之道。
不能無感也。故受之以咸。咸者感也。相感則為夫婦。下接夫婦之
道。不可以不久句。
宣聖講義

天地造化。萬物之源。皆始于太極。故易有太極。而兩儀乃生。乾坤是
定。有乾坤然後天地開闢。萬化以基。故八卦啟焉。六十四卦錯于先
天之道。相對者也。後天之道。相續者也。對則陰陽互呈。續則治亂疊
見。對者峙也。續者流行也。峙則天地之道永立於終古。流行則二儀

之運遞嬗而不息。夫如是則幽明相間。死生相接。盛衰成敗相倚。周
而復始。如環無端。此先天後天之妙運也。故文王制六十四卦。卦卦
相銜接。其中有對峙亦有流行焉。有流行亦有對峙焉。夫如是則太
極之玄功乃見。後世文字散失。於此序卦首脫去太極句。而乾坤之
卦失序矣。於中脫去男女句。而咸卦失序矣。乾坤失序。則天地有不

能位者矣。男女失感。而人道有大過失矣。此則不可不明之也。
故不得不為之補也。(注。後儒恐人見男女不能無感句。而更放縱
于人欲。而去其文。然天地有陰陽之交。人事即有男女之感。不能遏
絕而廢止之也。聖人但能順其性情而條理之。使不過於放而已。何

下經-12-序卦-講義-103

可諱而不言之乎。本教教經。特採咸恒二卦。為夫婦易教。以示其權
變。以此也。)先天氣感之所在。即後天人倫之所由也。故自陰陽男
女以下。及於父子君臣上下。皆從此而定。故曰乾坤位而萬化定。人
道成而百姓序。倫紀之所坊。道義之所施。所以維繫萬世頹俗而不
隳者也。故世諦之一切久暫離合。傷完明暗。睽違際遇。升降去留。新

舊改革。聚散大小。濟與未濟。皆視乎此。而遞相推遷焉。蓋太極嬗化。
不如此不行也。行乎此。而有倚伏變化者。則以人之德行。為伸縮消
長之中樞。使否者暫而泰者久。使傷者少而完者多。使難者易而解
者速。使革者鼎而井者濟。而所以延其餘數者。雖有所困。有所蹇焉。

不過乎其甚。但在未濟而已。此所以終於小過與未濟也。此天地之
仁心。亦即人物之所自有者。可不敬修乎哉。
宗主附注
聖論包括序卦上下二篇。使人知天地男女之所重。亦即造化變
遷之所嬗。自太極兩儀八卦之交錯。而後六十四卦續續以生。所

謂有屯有蒙。有師有訟。以至於有坎有離。有咸有恒。以至於有渙
有節。有中孚有小過。有既濟有未濟。而始終以成。此世運轉換之
輪廓焉。無論何等時代。皆不能出乎此輪廓之外。古聖人教人維
持世道。保全國家。長養人民。趨吉而避凶者。使皆以自身之德行。

下經-12-雜卦-講義-104

順此軌道而消其蹇困。長其泰豐。縮其否屯。而伸其謙豫。使乾坤
之正氣。常存於復姤。而不虧之於剝坤。則古聖人微意。亦即天地
之心也。至於有大過之才。而後能濟坎離火水。而使家齊國治(
咸恒次於坎離之故)者。有小過之權。而後能支持離坎火水未
濟之氣。而後乾坤能更闢焉。不有此二過。不能成造化。亦後天復

生先天之妙義然也。後儒絕無見及此者。今
先師特為發明之。恐人未識深意。又使岩附注如此云。

雜卦傳
乾剛坤柔。
比樂師憂。
臨觀之義。或與或求。
屯見而不失其居。蒙雜而著。

震起也。艮止也。
損益盛衰之始也。
大畜時也。無妄災也。
萃聚而升不來也。

下經-12-雜卦-講義-105

謙硜而豫怠也。
噬嗑食也。賁無色也。
兌見而巽伏也。
隨無故也。蠱則飭也。
剝爛也。復反也。

晉晝也。明夷誅也。
井通而困相遇也。
咸速也。恒久也。
渙離也。節止也。

解緩也。蹇難也。
睽外也。家人內也。
否泰反其類也。
大壯則止。遯則退也。
大有眾也。同人親也。

革去故也。鼎取新也。
小過過也。中孚信也。
豐多故。親寡旅也。
離上而坎下也

下經-12-雜卦-講義-106

小畜寡也。履不處也。
需不進也。訟不親也。
大過顛也。頤養正也。
既濟定也。未濟男之窮也。
歸妹女之終也。漸女歸待男行也。

姤遇也。柔遇剛也。夬決也。剛決柔也。君子道長。小人道消也。
宣聖講義
雜卦者。古所傳易卜之雜義也。其中非一人所記。亦非一時所成。自
夏商以來相傳如是。或曰連山歸藏之一斑。為文甚夥。秦火以後。留

卜筮之書。僅存此數。然不相貫串。不相比擬。丘亦未能更加增益。茲
但就其文以示其要而已。乾剛坤柔。比樂師憂。皆言其性情所特有。
氣質所互見。後人所謂錯綜之意也。乾本至健。坤本至柔。比得天下
之所比附。豈有不樂。師之所處。則荊棘生焉。凶歲繼焉。安得不憂。臨
者。與民者也。觀者。民所求者也。屯以見互變之法。故不失其居也。蒙

以行整齊之教。故雜而著也。震之性興起奮迅。艮之性靜謐凝重。損
與益乃所由以消長其利害。天下從此而變。故曰盛衰之始也。大畜
者有時止時行。時久時仕之旨。故曰時也。無妄有陡利陡害。乍失乍
過。忽傷忽損之數。故曰灾也。萃者。物之所聚。升者。氣之所起。起而不

下經-12-雜卦-講義-107

伏。故曰不來也。謙慮其有硜硜之過。豫慮其有嬉嬉之怠。故曰謙硜
而。豫怠也。今本硜字。訛為輕字。謙本恭敬自重之意。豈有輕乎。噬嗑
本食之意。賁本白之旨。故云爾也。兌者。見而相說也。故曰見。巽者。伏
而始噓也。故曰伏。隨者。因而從之。故無事故也。蠱者。已壞而又治之
也。故以修飭之。剝者。虧缺也。復者。還之也。故曰爛曰反也。晉者。明之

見於火地也。故其象主乎晝也。明夷。光伏於地下也。幽昧之道也。故
曰誅也。昧而昏惡。必至於誅也。井者。通其利者也。困者。必有遇者也。
咸者。所以感也。感則必欲速成。恒者。所以成也。成則必求久遠。渙者。
離散之運。節者。有所限止之事也。解者。因而緩和之也。蹇者。行而艱

難者也。
睽者。違離於外者也。家人者。正飭於內者也。否與泰。一衰一盛。一蹇
一通。故曰反其類也。大壯者。壯於其所。故亦曰止也。遯者。遯逃不見。
故亦曰退也。大有者。碩足而象多也。同人者。遠近而同親也。革者。革
去其舊習。鼎者。復興其新業者也。小過者。運數之乍有乘除也。故其

象為飛鳥之無定。中孚者。德行之誠篤者也。故其象為豚魚之不欺。
豐者。富大之餘。利多則必有事。故曰多故也。旅者。巡行而不已也。行
不止則親戚相離。故曰親寡也。以協韵之故。用倒裝句法。與下處字
取叶音也。離者。火也。火性炎上。坎者。水也。水性就下。小畜者。少有所

下經-12-雜卦-講義-108

畜也。故曰寡。履者。天澤之交。主乎前進。故曰不處也。需者。陰陽互滯。
不前之象。故曰不進也。訟者。天剛入於坎水。其間必爭。故雖進而不
能相親也。大過者。兌澤麗於巽風。必有超越之情。超越則雖過而易
顛也。頤者。用以養正者也。既濟者。水火相調。而陰陽皆得。天地人皆
定矣。故曰定也。未濟者。閏數在陰長陽伏之際。水火兩離而不相調。

於是男道以窮。利在守而不利動。故曰男之窮也。歸妹者。震雷與兌
澤相合。則女有所歸。而得其終也。故曰女之終也。漸者。陰陽之漸交
者也。故曰女歸待男行也。姤者。乾剛與巽柔相值而互交。故曰遇也。
柔遇剛也。夬者。陽之眾。以除隨之寡者也。其地五剛而一柔。其時正

行而進。邪縮而退。天下將昌。惡人將亡。故曰決也。剛決柔也。君子道
長。小人道消也。此乃天地好生。真宰至仁。故歸重於夬之一卦。欲使
教必行。而世必獲安也。聖人以神道設教。固必出乎此也。萬千年來
如斯。固非自今日始。不過今日之世尤亂。古聖人所以致意於陰陽
之互倚。剛柔之互伏。君子小人之互起。而於其消長進退。盛衰之間。

三致意焉。有如此其懇切周至也。可不敬哉。可不慎哉。苟知此意。則
占卜之道已。自通於造化之源。郅治之方。後世所當體察而勿忽者
也。

==========
下經第十二冊終
www.yijing.idv.tw
最後修改日期 2008/7/7